【编者按】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美国突然祭出“反向操作”!特朗普政府本周一即将宣布扶持煤炭产业的重磅政策,试图扭转这种“黑色黄金”日渐式微的命运。当人工智能革命催生巨大用电需求,当传统电厂因经济困境接连关停,白宫竟选择重启高污染的煤电引擎。这场能源博弈背后,既是传统工业情怀与气候承诺的激烈碰撞,也是政治决策与市场规律的正面交锋。煤炭能否借AI东风逆天改命?环保阵痛与供电危机如何平衡?让我们透过这篇报道,窥见能源战场上的硝烟与抉择。

美内政部透露,特朗普政府将于周一宣布旨在提振煤炭产量的政策,试图逆转这种燃料使用量持续下滑的趋势。今年4月,总统特朗普已签署行政令要求增产煤炭,此举与全球减排行动背道而驰。

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随着水力压裂等技术推动天然气产量激增,煤电在美国发电总量中占比从2000年的50%骤降至2024年的15%。太阳能与风能的迅猛发展同样挤压着煤炭的生存空间。

煤炭行业从业人数更从十年前的7万人锐减至约4万人,堪称断崖式下跌!

内政部长道格·伯古姆、环保署署长李·泽尔丁及能源部官员将于周一在内政部举行煤炭主题会议。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上周向路透社透露,为满足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的用电需求,全美多数煤电厂可能推迟退役。上月他更动用紧急命令,强制密歇根州一座原计划因经济原因永久关停的煤电厂继续运转。

美国能源联盟主席汤姆·派尔预言,在行政令推动或自愿选择下,原定2028年前关闭的38座煤电厂将重获生机。

但分析师们对此泼来冷水!随着经济性优势向低碳能源倾斜,他们对美国煤炭消费的长期增长持怀疑态度。

“监管松绑或带来短期刺激,部分投资者可能赚快钱,”美国全球投资者公司CEO弗兰克·霍姆斯在特朗普签署政令后直言,“但长期来看,煤炭的命运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