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ers look at the iPhone Apple iPhone 17 Pro models at the Apple Store Myeongdong, Seoul, on Sept. 19, the official launch day of the iPhone 17 series in Korea. (Im Se-jun/The Korea Herald)

【编者按】当科技巨头遇上本土安全标准,一场关于隐私与生命的博弈正在韩国上演。苹果iPhone因紧急定位系统延迟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千万用户的安全竟悬于20秒的数据传输时差。这场持续多年的拉锯战背后,是跨国企业全球政策与地区需求的激烈碰撞。在首尔持刀惨案的血色警示下,我们不得不追问:当科技以人为本的口号遭遇现实困境,企业决策的天平究竟该倾向隐私保护还是生死救援?这场关乎性命的科技伦理之争,正在撕开智能时代最残酷的生存悖论。

苹果iPhone在韩国正面临舆论风暴!由于向急救人员传输定位数据速度远慢于安卓手机,且仅提供有限的位置信息,该国约1000万iPhone用户的安全引发全民担忧。

据《韩国先驱报》旗下《先驱商业》获得的会议记录显示,这家美国手机巨头多次以全球政策和隐私问题为由,拒绝韩国政府要求其扩大紧急位置共享范围以符合本国标准的提议。

与安卓手机通过基站、GPS和Wi-Fi多重信号传输定位不同,iPhone仅依赖苹果独家混合系统“HELO”。这套系统虽能整合多重信号,但紧急情况下数据处理耗时惊人!

韩国通信委员会2024年质量测试显示:三星Galaxy S24 Ultra响应时间短至1.4-2.4秒,定位精度达13-25米;而同场测试的iPhone需耗时约20秒,且通话后5分钟内仅能通过GPS和Wi-Fi提供位置数据。

苹果将延迟归咎于“精度与速度的取舍”,声称系统需要20秒计算详细坐标。更引发争议的是,公司以黑客风险和电量消耗为由,严格限制通话后5分钟的数据共享时长。

苹果紧急系统战略主管特里·福格蒂在会议中坚称,HELO系统能提供“融合多重定位技术的高精度数据”。但对于拒绝向警方、消防等第三方救援机构开放实时数据共享,他直接搬出公司的全球隐私安全政策作为挡箭牌。

此事在首尔发生持刀惨案后再度引爆舆论!9月3日造成3人死亡的案件中,警方接报后耗时约20分钟才抵达现场,关键原因正是无法锁定报警人精确位置——而官方证实,报警人使用的正是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