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要求公开所谓爱泼斯坦文件的呼声甚嚣尘上之际,一部全新纪录片通过回顾2000年代那档香艳猎奇的真人秀《捕食者陷阱》,叩问美国社会为何对儿童性侵案如此痴迷。
这档臭名昭著的NBC节目将恋童癖诱骗至装有隐藏摄像机的住宅,当他们期待与未成年人发生关系时,等来的却是节目主持人的当头棒喝——随后被警方逮捕。
"那种幸灾乐祸与毛骨悚然交织的复杂感受堪称空前绝后,从未有人见识过如此震撼的场面,"电影导演大卫·奥西特向法新社坦言。
披着调查新闻外衣却以黑色幽默娱乐形式呈现的《捕食者陷阱》仅播出20集便告终。2008年,当警方和摄像机组闯入某个目标人物家中后,当事人当场自杀,节目随即停播。
由于节目中存在法律上存疑的诱捕行为,最终鲜有刑事案件被成功起诉。
但该节目在网络论坛经久不衰的热度——以及由此催生的YouTube"捕食者猎人"模仿产业——促使奥西特深思:为何针对儿童性侵这种骇人罪行的报道,总能如此轻易地成为大众消遣?
奥西特执导的《捕食者》将于周五登陆美国院线。影片大量使用《捕食者陷阱》未曝光的幕后影像,包括警方审讯室的真实记录。
"播出内容被剪辑成黑色喜剧风格,但原始素材呈现的是持续七八十分钟的、慢镜头般的人生崩塌现场,"奥西特如是说。
这位导演坦言:"观看时我常陷入情感拉锯战——先是为人性沦丧感到窒息,继而涌起强烈厌恶,最终开始质疑自己:目睹这一切究竟是否正当?"
他决心用镜头记录"这档节目带给我们的复杂感受"。
在恋童癖议题因杰弗里·爱泼斯坦丑闻及QAnon等阴谋论运动持续发酵的当下,这个命题显得尤为尖锐。
身败名裂的金融家爱泼斯坦因性犯罪被判有罪,在等待未成年人性交易案审判期间死于狱中。对其犯罪调查的多数细节至今未公之于众。
曾与爱泼斯坦交好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尽管过去曾用相关文件攻击政敌,如今却试图压制公开爱泼斯坦档案的呼声。
这场全民痴迷并未消退,甚至在特朗普支持者和部分共和党立法者中持续蔓延。
奥西特指出,远距离审视罪案细节可能带有"近乎色情的成分"——这也解释了真实犯罪类播客为何风靡。
"如果你试图从猎奇元素中获得快感,大可在私密空间进行,无人知晓你正从何种内容获取愉悦,"他直言不讳。
奥西特补充道,"正义幻想"同样吸引着"捕食者狩猎"节目的拥趸,尤其对那些曾遭受侵害的观众而言。
然而这种集体痴迷最深刻的根源,或许在于此类节目提供的非黑即白的道德叙事。
"当世界被简单划分为善恶对错,对某些人而言,站在善良阵营 unequivocally 反对侵害儿童这种终极之恶具有致命吸引力,"奥西特剖析道,"这堪称完美的社会裂痕——将人群切割为"我们"与"他们",划分出会作恶与不会作恶的界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