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战火硝烟遮蔽加沙的天空已整整两年,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声哭泣都牵动着世界的神经。巴以冲突不仅是地缘政治的博弈,更是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的悲剧。今日,哈马斯首次表态愿以特朗普方案为基础达成停火协议,却同时抛出三大核心条件——全面停火、以军撤离、重建加沙。这看似曙光初现的转折背后,实则暗藏玄机:以色列坚持解除哈马斯武装,巴勒斯坦派系则誓言“绝不放下武器”。一边是音乐节幸存者抚摸逝者照片的颤抖指尖,一边是加沙父亲在废墟中寻找食物的佝偻背影,和平的道路依然布满荆棘。或许正如谈判桌上摇曳的烛火,微弱却倔强地照亮着人性最后的希望。

哈马斯周二声明,愿基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方案达成加沙停战协议,但仍坚持一系列要求。这份表态预示着在埃及与以色列的间接谈判可能艰难而漫长。

然而特朗普同日对加沙协议进展表示乐观,称美国谈判团队已启程参与磋商。“我认为中东实现全面和平的可能性存在,不仅是加沙地区,”他在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如是说。

适逢巴勒斯坦武装组织袭击以色列两周年,这场袭击曾引爆加沙战火。哈马斯高级官员法乌齐·巴尔胡姆在埃及沙姆沙伊赫间接谈判启动次日,正式阐明了组织立场。

自2023年10月7日突袭造成1200人丧生、251人被掳至加沙以来,这场战争已导致数万巴勒斯坦人死亡,加沙满目疮痍。当前谈判被视为终结战火的最有望契机。

但各方官员均对快速达成协议持谨慎态度。正值以色列人纪念大屠杀后最血腥之日,加沙民众则期盼终结两年战乱之苦。

哈马斯开出停火条件

巴尔胡姆在电视声明中强调:“哈马斯代表团正全力扫除障碍,以达成符合加沙人民期待的协议。”他提出三大核心条件:永久全面停火、以军完全撤离、由巴勒斯坦“技术官僚机构”监督重建。

这些条件以色列从未接受,以方坚持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遭断然拒绝。包括哈马斯在内的巴勒斯坦派系联合声明更誓言“采取一切手段抵抗”,强调“无人有权剥夺巴勒斯坦人的武器”。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未立即回应谈判进展。美国官员建议先聚焦停火及人质交换流程,但调停方卡塔尔称诸多细节待商榷,协议难以速成。

在停火缺位的情况下,以色列持续进攻加沙,导致其国际处境日益孤立。悉尼及欧洲多城在袭击纪念日出现反以示威,尽管政界谴责这些游行可能美化暴力。

撕裂时空的生死守望

两周年纪念日,以色列民众重返创伤之地。奥丽特·巴龙站在南部音乐节遗址前,凝视着女儿尤瓦尔的遗照——364名遇难者中,她的女儿与未婚夫在此殒命。“他们原定在情人节结婚...两家人决定让他们在葬礼中重逢,”巴龙哽咽道,“他们生前形影不离,如今在墓园依然相伴。”

以色列人期盼沙姆沙伊赫谈判能解救仍被扣押的48名人质,其中20人据信尚存人世。“人质问题如同溃烂的伤口,”43岁的希尔达·韦斯塔尔声音颤抖,“难以置信两年过去,他们仍未归来。”

加沙的穆罕默德·迪布则渴望终结这场人道灾难。49岁的他经历多次流离,而加沙卫生部门统计的死亡人数已超6.7万。“我们在恐惧、惊骇、流亡和废墟中挣扎了两年,”他望着断壁残垣叹息。

战火未熄的残酷现实

最新冲突中,加沙南部汗尤尼斯与北部加沙城的居民报告,周二凌晨遭遇以军坦克、战机和舰艇的新一轮袭击。以军称加沙武装分子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部队仍在飞地内清剿枪手。

尽管以色列与哈马斯原则上认同特朗普方案——停火、释俘、援助入境,该方案也获阿拉伯与西方国家支持。但参与停火规划的官员透露,特朗普设定的72小时人质归还期限恐难实现,部分遇难者遗体仍需搜寻。

即便达成协议,加沙治理权归属、重建主导权及巨额资金筹措等核心问题依然悬而未决。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已明确排除哈马斯参与治理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