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二举行的论坛上,韩国德国工商大会首席执行官及德企领袖们强调,人工智能时代下韩国与德国企业的合作具有战略意义。
“我坚信万物皆与人工智能、计算数据中心和半导体息息相关。德国企业在这些领域积淀深厚…韩国在这些方面实力强劲,正是双方可以携手投资、共同创新的领域。软件开发更是我们潜力巨大的合作方向,”韩国德国工商大会CEO玛丽·安东尼娅·冯·勋伯格在首尔德国大使官邸的论坛上坦言。
这场名为“韩德商业联通”的论坛由韩国先驱媒体集团与德国大使馆联合主办。
勋伯格特别指出德国企业的独特优势及未来展望:“我们虽非谷歌、微软那样的科技巨头,但德国拥有专为工业场景打造的精密软件体系。新版韩欧数字协议将助力两国数据流通,为产业提供定制化软件解决方案。”
尽管德韩商业合作成果丰硕,韩国伊利尔斯工程公司总裁史蒂芬·特拉伯特却犀利指出:“昔日德国制造的纺织机械已退出舞台,韩国客户也不再采购这类设备。产业正在经历颠覆性变革,智能制造必将主宰未来,工业人工智能将成为核心驱动力。”
汉高韩国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金梅认同道:“虽然德韩在传统制造领域各领风骚,但人工智能正在重构一切。我们在该领域虽暂落后美国,但凭借与生俱来的竞争力必将迎头赶上。”
本次论坛汇聚粘合剂技术、消费品、精密机械、科技创新等多领域专家。默克韩国总经理金宇奎敏锐察觉到合作契机:“德国拥有深厚的工业知识储备,韩国具备将技术快速商业化的能力。两国若能形成合力,足以应对全球科技强国的挑战。”
但勋伯格也坦言阻碍发展的隐忧:“尽管有韩欧自贸协定,韩国市场在准入审批和技术标准方面仍存壁垒。有企业反映因法规突变导致货物滞留港口两三个月,这种不可预测性正是投资的天敌。”
她更一针见血地指出:“韩国社会崇尚创新却不愿为创新买单。以制药业为例,高创新度产品难以获得合理定价。若想从技术追随者蜕变为创新引领者,必须重塑对创新价值的认知。”
韩国先驱媒体集团主办的全球商业论坛近60位企业领袖同期参与研讨。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