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托尼·布莱尔1997年以雄心勃勃、见多识广且极度自信的英国新首相身份首次介入巴以冲突时,恐怕不会想到这场纠缠将跨越三十年、历经五任美国总统、耗竭无数外交官。
如今他再度归来!
据熟悉谈判的以美官员透露,72岁的布莱尔已成为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签署后重建与治理规划的核心人物。这位中左翼政治元老参与制定的战后加沙行动计划今日曝光——此前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在白宫进行了冗长会谈,二人在记者会上表态支持该方案。
布莱尔蓝图的核心亮点,是20点计划中设想由“新国际机构”过渡治理加沙。所谓“和平委员会”将由特朗普主持,布莱尔作为成员,另含“待公布的其他国家元首”。该委员会将监督由巴勒斯坦行政官员和技术官僚组成的执行团队,负责加沙日常管理并最终向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移交治理权。
根据方案,委员会还将统筹战略外交决策,协调以色列与承担重建资金的阿拉伯国家,并通过监督当地警察的国际稳定部队管控安全。布莱尔的介入引发巴勒斯坦阵营震动,他们视其为伊战共犯、长期亲以的政客。
这位政治人物与中东渊源颇深:从英国首相到联合国特使,从私人顾问到影子调解人,他始终执着于这个令无数元首折戟的难题。“他心中始终为平息这场冲突留有余地,”以色列前总理巴拉克评价,“仿佛从未离开”。
从促成北爱和平协议到科索沃干预行动,布莱尔始终热衷破解世界难题。“他拥有与自由派憎恶之人合作的魄力,比如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传记作者伦图尔点出其特质。
在耶路撒冷和拉姆安拉,布莱尔虽非人见人爱,却是各方熟稔的棋子。以色列支持者视其为可制约内塔尼亚胡的信任中间人,巴勒斯坦人却对其持续亲以立场耿耿于怀。尤其当提及2003年基于虚假情报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更是点燃众怒。
“我们早已受够英国殖民统治,”巴勒斯坦民族倡议秘书长巴尔古提直言,“提起布莱尔,人们首先想到伊战。”尽管巴权力机构声明欢迎特朗普调停,其高官哈巴什却强硬表态:“不需要其他代表,唯有巴勒斯坦政府能治理加沙。”
而以色列官员透露:“必须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人选——以色列人确实喜欢布莱尔。”他与内塔尼亚胡的暖昧关系早已是公开秘密,联合国四方团队前成员透露:“二人同框时总能感受到默契。”
自2023年10月7日冲突升级以来,布莱尔持续推销其理念,频繁与特朗普女婿库什纳磋商。今春流出的加沙人道基金会文件曾将其列为国际委员会主席人选,虽最终退出该争议项目,但今次白宫力挺的和平委员会显然更具实质权力。
当前最大症结在于巴权力机构在加沙的角色。内塔尼亚胡坚决排斥其参与,阿巴斯则反对任何非巴勒斯坦治理机构。新方案明确承诺不强制迁移加沙民众,最终目标向“改革强化”的巴权力机构交权——这恰是布莱尔方案与特朗普“中东里维拉”重建计划的分野。
面对阿拉伯联盟530亿美元重建方案等竞争蓝图,布莱尔理念近月却获特殊关注。地区外交官坦言:“太多环节待敲定,但毫无疑问他的构想正吸引所有人目光。”从奥斯陆谈判到戴维营磋商,从推动“路线图”计划到出任四方特使,这位永不言弃的政治家始终坚信:世上没有他解不开的死结。
——卡伦·德扬、米里亚姆·伯格联合报道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