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澳大利亚的春天来临,除了温暖的阳光和渐长的白昼,还有一种让当地居民又爱又怕的风景——喜鹊护巢季。这种黑白相间的鸟儿在繁殖期会展现出惊人的领地意识,尤其对骑行者情有独钟。但生态学家琼斯教授的研究揭开了这一现象的神秘面纱:喜鹊并非天生好斗,它们能记住30张人类面孔,甚至能与常驻居民建立长达二十年的友谊。在原著民传说中,喜鹊更是创造黎明的神鸟。这份来自南半球的自然启示录,或许能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与城市野生动物和谐共处。

澳大利亚的春天,除了日渐回暖的天气和越来越长的白昼,还伴随着一样特别的东西——束线带。

如果你是个骑行爱好者,这些束线带可能是帮你躲避喜鹊攻击的保命神器。每年繁殖季,这些黑白相间的鸟儿总会成为社区噩梦,让骑行者提心吊胆,行人紧握雨伞,公园里到处张贴着警示标语。

但格里菲斯大学生态学荣誉教授达里尔·琼斯指出,这种现象其实比想象中更有规律,也远没有那么可怕。

“喜鹊受日照时长刺激,而日照时间每年基本固定,”琼斯告诉SBS新闻,“它们会根据白昼长短决定筑巢或产卵时间。”

这意味着繁殖季每年都遵循着相同的节奏。

本周末到下星期将是俯冲攻击的高峰期。琼斯解释说,此时最大数量的喜鹊正在筑巢,守护着蛋或雏鸟。

“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俯冲行为……这都是雄鸟在保护自己的巢穴。”

主要变量不在于鸟类本身,而在于有多少人在它们的巢穴附近活动。人流量越大,遭遇攻击的几率就越高。

澳大利亚喜鹊警报地图显示,今年已记录2753次俯冲攻击和295起受伤事件。

被误解的邻居虽然喜鹊攻击可能造成危险,但琼斯认为澳大利亚人常常误判了它们的行为。“只有约10%的喜鹊会攻击人类……而且仅限于巢中有幼鸟的时期。”

即便是这些少数个体,也很少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发动攻击。在距离巢穴约100米处,喜鹊会用独特的鸣叫示意人类后退。如果被忽视,它们会在低空盘旋。只有当这些信号都被忽略时,它们才会俯冲。

“我们错过了它们试图传达的所有前期信号,”琼斯说,“但我们不明白,也理解不了。”

有些喜鹊还会专门针对特定目标。“它们要么专攻行人,要么针对骑行者,或是邮递员。”头盔会使骑手和邮差更容易成为目标,因为遮挡面部让喜鹊难以辨认。男性也更容易遭到攻击。

“只有极少数个体会无差别攻击。这些个案获得了所有关注,但其实它们也是压力过大导致的。”琼斯补充道。

不仅是鸟类对许多原住民文化而言,喜鹊远非恶棍。

在努恩加人的创世传说中,喜鹊被尊为黎明使者,其婉转的鸣叫创造了第一缕晨光。神话中,喜鹊帕尔旺用喙衔着木棍撑起了原本笼罩大地的沉重天空,让光明洒向人间。

每个清晨,喜鹊的歌声都在重现那个创世黎明。

“研究表明喜鹊的鸣唱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鸟类歌声之一,”琼斯说,“原住民对此有着精彩的传说。”

“他们的解释是,每天清晨喜鹊都在重现它们眼中的创世黎明。这就是他们对这种鸟深厚情感的体现。”

琼斯在研究过程中深入了解了这些传说。“他们有很多关于喜鹊的故事,但都与俯冲攻击无关。这其实是大城市里白人遭遇的现象。”

化敌为友?琼斯亲身体验过与喜鹊建立深厚羁绊的可能。十六岁那年,他收养了一只名为吉米的孤儿喜鹊。

“一场暴风雨后我发现了它,知道如果不管它就会死掉。”琼斯用肉末和生鸡蛋喂养直到它康复。虽然不想完全驯化它,但吉米最终失去了对人类的恐惧。

这段友谊持续了六个月,直到当地一个恶霸枪杀了吉米。“这件事对我影响至深,我消沉了很久……但这也是我生态学研究的起点。”

喜鹊的智慧既能解释攻击行为,也能说明友谊的可能。它们能识别约30张人类面孔,并记住多年。

琼斯提到一个实验:一名学生长时间在鸟巢附近徘徊并“心怀恶意”。经过五次接触,这名学生就成了喜鹊的敌人并遭到攻击。数年后再访时,他立即被认出来并遭到袭击。

“它们认识领地里的每个人。除非迫不得已,它们从不离开领地,寿命可达二十年左右。”琼斯说,“如果喜鹊经常见到你并逐渐熟悉,我相信它们会认识并信任你。”

对某些人来说,投喂能改变局势。

“投食是个有争议但经过验证的方法,”琼斯表示,“如果附近的喜鹊攻击你,可以通过突然改变行为来阻止。放些肉末或奶酪,它们会很快意识到你的善意。几天之内就会停止攻击,把你当朋友。”

琼斯指出,要真正与喜鹊交朋友,需要成为它们生命中最重要的30人圈的一员。但他也理解人们的顾虑。

“喜鹊有双重性格,”琼斯比喻道,“它们是人人欣赏的奇妙生物,但若被它们攻击过,又会觉得它们可怕。”

遭遇喜鹊攻击怎么办在头盔上贴假眼睛效果有限。

对骑行者来说,最安全的应对是停车步行——即使这有违直觉。带刺的束线带头盔配件也很有效。“这些在喜鹊看来很危险,会让它们保持距离。”

其他预防措施包括戴帽子、打伞或将木棍举过头顶。“但千万别扔出去。如果反击只会让它们更认真。”

面向鸟儿缓慢后退也很有效,记住巢穴位置有助于在高峰期的几周内避开危险区域。

“但请记住,这只是极少数喜鹊的行为,每年仅持续约六周,而且只发生在巢穴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