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纽约皇后区一起青少年枪击案震惊全城。16岁少年在甜甜圈店外枪杀13岁同龄人,监控录像记录下冷血全过程。令人扼腕的是,凶手虽患有哮喘和多动症,却完全清楚自己行为的后果。法庭上,法官直言“你并非无知少年”,而受害者家属的啜泣与凶嫌亲人的崩溃形成残酷映照。这起发生在校园附近的悲剧,不仅揭露了美国青少年枪支暴力的冰山一角,更引发对未成年人心理干预机制的深刻反思。当手枪代替拳头成为少年冲突的解决工具,我们不得不追问:究竟是什么让花季少年变成了冷血杀手?

被指控在皇后区甜甜圈店外枪杀少年的16岁嫌犯身材瘦小,法庭文件显示其患有哮喘和多动症——但法官周六明确裁定,这名少年完全清楚自己行为的后果,并命令不得保释。

“你确实面临某些困境,但在我看来你并非无知少年,”鲍恩法官当庭陈述时,旁听席上嫌犯家属泣不成声。

“十六岁的年纪,你理应明白某些决定关乎生死。”

庭审现场悲痛弥漫,法警向一位哭红双眼的亲属递上纸巾。

当助理检察官桑切斯宣布以谋杀罪起诉并披露冷血作案细节时,有人倒吸凉气低呼:“天啊!”

这名16岁少年周五在律师陪同下向警方自首,承认枪杀13岁的桑杰·塞缪尔。因涉案者未成年,媒体暂不公开其姓名。

周一早上8点20分,桑杰与同学在斯普林菲尔德大道甜甜圈店外相遇,监控显示凶手踩着滑板车逼近。据悉嫌犯就读于案发现场附近的磁石高中。

监控拍下惊魂瞬间:凶手掏枪直指人群,学生们四散奔逃。他虽暂时滑车离开,数分钟后却重返停车场与桑杰扭打。

检察官指出,停车场多个监控探头及行车记录仪完整记录了案发经过。

“对峙中,少年枪手多次用枪柄猛击受害者头部,”桑切斯在法庭陈述。

桑杰曾虚弱还击,但“被告打出了致命一击”。

“第三次重击使受害者头部猛转,后脑完全暴露,”检察官沉痛描述,“(这给凶嫌)后撤、瞄准、扣动扳机的机会——子弹从后脑贯入,少年当场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