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细微的规则变动往往折射出大国博弈的暗流。近日美国对伊朗外交官实施的"购物禁令",表面是限制消费自由,实则是经济制裁向生活领域的精准延伸。当外交官连采购日用品都需层层审批,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贸易战的升级,更是现代外交中"软性施压"的赤裸呈现。这道禁令背后,既有伊朗长期经济封锁的阴影,亦暗含美国对联合国话语权的争夺。或许真正的国际博弈,早已从谈判桌蔓延至超市货架。下文带您透视这场没有硝烟的"购物车战争"。

特朗普政府近日对驻纽约的伊朗外交官实施限制,禁止他们在好市多等批发会员制商店购物,且未经美国国务院特别批准不得在美国购买奢侈品。

根据本周将在《联邦公报》发布的通知,国务院外交使团办公室认定,外交人员享有批发俱乐部会员资格及购买手表、皮草、珠宝、手袋、钱包、香水、烟草、酒类和汽车等商品的行为属于需经美国政府批准的"特权"。

耐人寻味的是,这些限制专门针对伊朗外交官。由于伊朗本土受经济封锁影响物资匮乏,好市多等商店因能低价批量采购而深受驻纽约伊朗外交官青睐。

此举是特朗普政府大规模收紧签证政策的一部分,受影响者包括寻求担任联合国代表的领导人和外交官。

《爱尔兰星报》报道,正值各国领导人本周齐聚联合国参加高级别年度会议之际,这些新限制将永久适用于常驻联合国的所有伊朗外交官。

周一在线发布、周二刊印的决议文件规定,伊朗外交官及其家属必须"事先获得国务院批准方可:取得或保留美国任何批发俱乐部商店会员资格(包括但不限于好市多、山姆会员店、BJ"s批发俱乐部),以及通过任何方式从此类商店获取商品"。

外交使团办公室主任克利夫顿·西格罗夫斯补充说,在美伊朗外交官购买价值超过1000美元的奢侈品或超过6万美元的车辆也需获得批准。

被列为"奢侈品"的物品包括手表、皮革服饰及配饰、丝绸服饰及配饰、鞋类、皮毛及人造毛皮、手袋、钱包、钢笔、化妆品、香水、艺术品、古董、地毯、挂毯、珍珠、宝石、半宝石及镶嵌这些材质的珠宝、贵金属、电子电器产品、休闲体育用品、乐器、雪茄香烟、葡萄酒、烈酒和啤酒。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官员曾表示正在权衡这些限制措施,西格罗夫斯已于9月16日和18日签署文件。

特朗普政府已拒绝巴勒斯坦领导人马哈茂德·阿巴斯及其大型代表团参加联合国大会的签证。除伊朗外,政府还在考虑对苏丹、津巴布韦和巴西代表团实施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