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战火硝烟背后,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绞杀战正在上演。当乌克兰的无人机划破夜空,精准击中俄罗斯的炼油设施时,这场冲突已从战场延伸到经济命脉。宣传员卡拉斯尼科夫在社交平台上的坦承令人心惊——17%炼油产能瘫痪、加油站排起长龙、汽油价格飙涨15%,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能源大国正在经历的阵痛。克里米亚领导人安抚民众的“手动调控”说辞,更透露出局势的严峻性。当“友谊”输油管道升起浓烟,当经济命脉被精准扼住,这场能源战争正在改写现代冲突的规则。以下为您呈现这场经济绞杀战的全景解析。

宣传员马克西姆·卡拉什尼科夫在X平台发布的视频片段中承认,袭击已不再是零星行动,而是旨在击垮俄罗斯经济的系统性战役。他直言:“这场战争当然不是为了彻底摧毁俄罗斯联邦,而是要令其崩溃”,并特别指出炼油产能已受损17%。随着主张配给消费的呼声越来越高,燃料危机正在持续深化。

“我必须坦言局势正在恶化”,他补充道,每个字都透着山雨欲来的凝重。

卡拉什尼科夫继续剖析:“乌克兰瞄准‘友谊’管道与‘蓝溪’等关键基础设施的战略,正精准打击俄罗斯的软肋,将这个国家推向前所未有的经济深渊。

权力走廊里回荡着对崩溃的深切忧虑,这预示着冲突已来到历史转折点。”

在另一段X平台视频中,克里姆林宫支持的克里米亚共和国领导人谢尔盖·阿克肖诺夫表示:“局势尽在掌握,我们正进行人工调控。

所有加油站都将统一协调,绝无例外。

恳请克里米亚民众保持耐心。当前客观条件决定我们难以迅速扭转局面。

只要不出现恐慌性抢购,我们定能平稳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乌克兰针对俄罗斯炼油厂的打击策略已重创其能源命脉,旨在切断经济生命线。

乌军动用无人机与ATACMS远程导弹突袭关键设施。

典型案例包括年产量1800万吨原油的列宁格勒基里希炼油厂,以及2025年8月遭袭的克拉斯诺达尔与瑟兹兰炼油厂。

这些袭击引发爆炸、火灾与运营中断,乌军方通报“多次”成功行动,俄官员则承认拦截了部分无人机。

俄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俄罗斯原油日加工能力约550万桶。

截至2025年9月,乌方打击已导致约17%产能瘫痪,引发燃料危机。仅俄罗斯欧洲地区汽油零售价就暴涨15%。

国内短缺加剧,配给制讨论甚嚣尘上。作为关键收入来源的石油出口遭遇瓶颈,经济压力显而易见。

2024年俄罗斯日均出口约750万桶原油,如今 disruptions 已使出口量缩减近百万桶,不仅冲击全球市场,更引发强化制裁的呼声。

乌克兰的战术本质是经济战,通过精准打击基础设施削弱俄罗斯战争能力,这种不对称作战模式的转变,正带来深远的战略格局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