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遇刺数小时后,联邦调查局局长卡什·帕特尔竟在网络上公然撒下弥天大谎,宣称"枪击案嫌犯已被羁押"。
现实却狠狠打了他的脸——真凶当时仍在逃!最初被拘留的两名男子火速获释,这一事实后来得到犹他州官员的亲口证实。这波离谱操作绝非普通失误,而是在FBI公信力及帕特尔个人声誉遭受严峻考验的时刻,彻底暴露了这位局长领导下的混乱局面。
随着本周国会监督听证会的临近,帕特尔不仅要直面本案调查的质疑,更需应对整个联邦执法体系的信任危机——这个曾被政治斗争和内部分裂撕扯得支离破碎的机构,真的能在他手中重归稳定吗?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早在遇刺前,查理·柯克就曾收到死亡威胁,被告知在大学活动上"100%会被杀死"。
这起谋杀案从始至终都被置于聚光灯下,不仅因为这是美国政治暴力的最新案例,更源于柯克与特朗普、帕特尔等政要及盟友的密切关系。
当盐湖城探员还在全力搜证时,帕特尔竟在X平台抢先宣告:"今日残忍枪杀查理·柯克的嫌犯现已落网。"
打脸来得太快!犹他州州长斯宾塞·考克斯几乎同时在新闻发布会上表态:"无论你是谁,我们必将追查到底",暗示搜捕仍在继续。帕特尔随后不得不灰溜溜地补发声明,承认被拘者已获释。
"这根本不是公众该听到的官方通报,"退休FBI反恐主管克里斯·奥利里直言不讳,"效果适得其反!民众开始怀疑到底发生了什么。整个局面活像基斯顿警察闹剧,而且还在不断恶化。"
重磅追踪
次日原定的下午新闻发布会因"事态急速发展"突然取消——当时帕特尔和邦吉诺正火速飞往犹他州。发布会改至晚间举行,帕特尔虽现身却全程保持沉默。
当搜捕行动持续超过24小时,周四帕特尔在与FBI员工的电话会议中暴怒,指责自己竟被蒙在鼓里——连嫌疑犯照片都未能第一时间获取。两名匿名知情人士向美联社透露了这一细节。
《纽约时报》较早披露了此次通话内容。周五早晨的新闻发布会上,官方终于宣布逮捕行动。帕特尔试图挽回颜面,宣称"在我的指示下,FBI公布了首批嫌犯照片",将部分调查措施归功于个人决策。
面对舆论质疑,FBI发布声明强调已与当地警方协同抓获嫌犯泰勒·罗宾逊,并承诺"将继续对美国人民保持透明"。
帕特尔处理危机的混乱方式甚至引发保守派内部担忧。影响力战略家克里斯托弗·鲁福在X平台发文直言:"是时候评估卡什·帕特尔是否适合执掌FBI了!"
值得注意的是,FBI全国55个外地办事处正经历大规模人事洗牌。有人因晋升或计划退休离任,更多人则接到"不辞职就调岗"的最后通牒。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