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美国保守派名嘴查理·柯克遇刺案撕开了极右翼阵营的裂痕。这场震惊全美的血案背后,竟是同属右翼阵营的"格罗伊珀"运动与主流保守派之间的理念厮杀。当白人至上主义者指责"自己人不够极端",当22岁枪手的动机被贴上网络模因文化的标签,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起政治谋杀,更是美国极端思潮失控的缩影。以下是事件深度解析——

保守派评论员查理·柯克遇刺事件,意外揭开了极右翼阵营内部残酷斗争的冰山一角,将某个特定运动推上风口浪尖。

由白人至上主义者尼克·富恩特斯主导的"格罗伊珀"运动,其成员自称为"格罗伊珀军团"。这个融合了另类右翼、白人民族主义与基督教民族主义的激进联盟,正试图将极端思想植入美国主流保守派阵营。

尽管柯克被许多人视为激进右翼代表,但他与富恩特斯之间积怨已久——后者屡屡指责柯克"不够极端"。据柯克友人透露,涉嫌行凶的青年本可在25岁前成为亿万富翁,却最终堕入黑暗深渊。

《新闻周刊》披露,富恩特斯与柯克曾在2019年多次"美国转折点"集会上爆发冲突。富恩特斯的追随者就移民和LGBTQ权益问题围攻柯克,怒斥他是建制派保守主义的"看门人"。

柯克则公开谴责格罗伊珀军团是极端分子,强调自己的保守主义理念具有包容性。据《镜报》美国版报道,他主张该运动应接纳多元背景人士,并坚决反对种族主义和恐同思想。

虽然调查人员仍在追查凶案动机,网络舆论已将焦点对准曾多次针对柯克的激进团体——尤其是富恩特斯的追随者。

社交媒体爆料显示,22岁嫌犯泰勒·罗宾逊与富恩特斯的格罗伊珀运动存在关联。这名来自犹他州华盛顿县的青年案发前与家人同住。

官方尚未公开罗宾逊的政治信仰,但其亲属透露他近年"政治倾向愈发激进"。早期报道曾暗示其与左翼极端主义有关,而最新推测则指向其与极右翼及富恩特斯阵营的潜在联系。

《新闻周刊》指出,弹壳上发现的标记表明行凶者深陷网络模因文化,现场同时出现线上挑衅标语和反法西斯信息。

富恩特斯就柯克之死发表线上声明:"我心碎不已,这就像一场永不醒来的噩梦。"他呼吁团结:"暴力和仇恨必须停止,我们的国家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基督。"

9月12日,富恩特斯对特朗普政府表达不满:"政府必须公布刺客及其Discord联系人的所有信息!所有人都要接受调查!我们需要知道政府的应对方案!领导力何在??"

最新曝光的悲恸画面显示,柯克遗孀扑倒在丈夫棺木前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