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周五宣布加沙停火并开始撤军,数以万计筋疲力尽的巴勒斯坦人正返回已成废墟的家园。
历经两年残酷战争,以色列剩余人质的家属同样期盼着这场由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的停火能够持续。
以色列军方宣称部队已于中午(格林威治时间9时)停止开火,“为落实停火协议及人质回归做准备”。
三小时后,美国五角大楼证实以色列已完成特朗普和平方案中规定的第一阶段撤军。以军目前仍控制约53%的巴勒斯坦领土。
撤军行动启动72小时倒计时,哈马斯必须在此期限内释放加沙剩余人质。
与此同时,以色列公布了250名拟释放的巴勒斯坦囚犯名单,还包括自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引发新一轮冲突以来被捕的1700名加沙人员。
停火生效时,饱经两年猛烈轰炸及联合国警告的饥荒威胁的巴勒斯坦民众,排成长队从南部城市汗尤尼斯向北部的破碎家园跋涉。
停火生效后,救援人员立即开始从大片废墟中搜寻遗体。
民防机构发言人马哈茂德·巴萨尔表示:“自加沙停火生效起,已从加沙城街道寻获63具遗体并送往当地医院。”
意大利宣布欧盟驻加沙与埃及接壤的拉法边境代表团将于10月14日重开人行通道。
根据特朗普提出的停火协议,哈马斯将交还两年前10月7日袭击中251名被劫持人质中剩余的47人——包括生者与逝者。
另有一名自2014年起被扣押在加沙的人质遗骸亦预计归还。
英国、法国与德国领导人敦促联合国安理会支持该方案。
加沙民防机构确认以军部队及装甲车正从加沙城与汗尤尼斯的前沿阵地后撤。
但以色列警告部分区域仍属禁区,要求巴勒斯坦民众在以军“调整加沙地带作战部署期间”保持安全距离。
民防发言人巴萨尔称,自停火生效以来已有约20万巴勒斯坦人返回北部。
“我们满身伤痕与悲痛返回故土,但仍感恩当下境况。”32岁的阿米尔·阿布·伊亚德在汗尤尼斯对法新社坦言。
39岁的穆罕默德·莫塔贾前往加沙城住所途中感叹:“我只祈求房屋尚未被毁…唯愿战争彻底终结,不必再度流离。”
周五凌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办公室宣布政府已通过人质释放协议框架。
“以色列国民,两年前的诵经节成了举国哀悼日。”内塔尼亚胡提及本周一晚幕降临的犹太节日时表示,“今年诵经节,蒙神恩典,将成为迎接所有人质归来的欢庆之日。”
即将获释的20名生还人质之一阿隆·奥赫尔的家人表示“情绪决堤”,迫切期待团聚。
“我们含着喜悦的泪水得知协议达成。”家属动情陈述。
尽管以加两地出现庆祝场景,各国贺电纷至,但哈马斯解除武装、特朗普提议的加沙过渡管理机构等关键问题仍悬而未决。
哈马斯高官奥萨马·哈姆丹向卡塔尔阿拉比电视台表明,巴勒斯坦伊斯兰运动拒绝过渡管理机构方案。
加沙民防机构官员穆罕默德·穆盖尔指出,以军正撤离加沙城的塔尔哈瓦、夏蒂难民营及汗尤尼斯部分区域,这些地区近期曾遭以军猛烈空袭和地面行动。
加沙地带多个区域居民向法新社证实,以军似乎已从周四控制的阵地撤离。
53岁的阿雷杰·阿布·萨达在冲突初期流离失所,此刻正穿越水泥尘雾弥漫的碎砖扭曲钢架归家。
“虽为一双遇难子女的母亲深陷悲痛,但我仍为停火与和平欣慰。归家本身即是欢欣。”她抚着胸口说道。
-法新社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