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这个人设当道的时代,社交媒体正批量生产着新型男性形象——他们手捧抹茶拿铁,颈挂胶片相机,帆布袋里装着诗集和黑胶唱片,用精心设计的「文艺感」收割流量与目光。当「表演型男子」从网络梗爆红成现实竞赛,当真诚与表演的边界日益模糊,我们或许该问:这究竟是对性别刻板解构的幽默反讽,还是算法时代下又一场精心策划的身份消费?以下带来海外社交媒体的最新观察。】

他紧握一杯抹茶拿铁,有线耳机——在这个AirPods横行的时代宛如出土文物——从耳畔垂落。颈间晃着胶片相机,帆布袋上挂着Labubu娃娃,介于黑胶唱片和塞进口袋的薄册诗集之间,T恤上赫然印着「女孩力量」。就连他那条时髦的宽松牛仔裤,后兜也特意为平装书留了空间。

这就是「表演型男子」——近几个月血洗TikTok、Instagram和YouTube的超级人设。

他隐约神似韩国爆红的「雌激素男」:细腻共情、善于沟通。但后者走心,前者走戏。「表演型」一词本就带着舞台作秀的隐喻,暗藏犀利指控——他并非真人,而是一场精心策展的敏感特质汇演,观众席上坐着女性,也坐着算法。

最初带着嘲讽意味的标签,如今已演变成一场全民狂欢。网友边玩梗边凑趣,整理出终极「入门套装」:必是平盖抹茶拿铁(绝不能是拱顶盖),古着女权T恤,还有那摞精挑细选的书单。

现在这场 meme 已入侵现实。从西雅图到悉尼,雅加达到芝加哥,「表演型男子大赛」遍地开花,人群争相围观——有人嗤笑戏谑,有人会心捧场。

西雅图赛场上,选手们拎帆布袋持黑胶唱片登场,有人故意把书拿倒,嘲讽那些摆拍文学却从不阅读的男性。冠军得主马库斯·杰尼根二十出头,身着阔腿牛仔裤,不仅带着黑胶唱片,连唱机都一并扛上场。他的奖杯?一个Labubu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