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战火硝烟再起,无人机已成现代战争致命利器!昨夜,俄乌双方再度上演“空中对决”:俄罗斯对乌克兰苏梅市发动密集无人机突袭,多地燃起熊熊大火;乌军则精准反击,直捣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炼油厂等关键设施。这场攻防战不仅凸显无人机在冲突中的战略地位,更折射出战争形态的深刻变革——无人装备正重新定义战场规则。随着双方打击范围不断扩大,民用设施与核电站周边频现险情,国际社会忧心忡忡。战事持续升级背景下,俄外长拉夫罗夫直言“北约已通过乌克兰宣战”,而乌总统泽连斯基则向俄领导层发出严厉警告。究竟这场无人机大战将如何重塑战局?让我们聚焦最新战报——

俄罗斯周四夜间对乌克兰苏梅市发动一连串无人机袭击,多处地点燃起大火。与此同时,乌克兰再次锁定俄罗斯基础设施发动攻击,包括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一座炼油厂。乌克兰国家紧急服务局通报,俄军无人机袭击了位于该国东北部的苏梅市一处商业设施、市政企业和居民区。消防人员冒着后续打击风险扑灭大火。伤亡细节正在核实,暂无死亡报告。

此次袭击是莫斯科近期加强无人机攻势的一部分——近几周俄军已向乌克兰发射超800架无人机和导弹,其中一次密集攻击就造成至少11名平民死亡。作为回应,乌克兰无人机夜间击中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阿菲普斯基炼油厂。当地当局称,被击落无人机残骸引发30平方米区域火灾,火势已迅速扑灭。虽未报告人员伤亡或重大基础设施损坏,但乌克兰军方尚未置评。

该炼油厂年处理原油625万吨,占俄罗斯炼油产能2.1%,并向俄军部队供应燃料。

此番交锋凸显无人机在冲突中的使用持续升级。俄军加强白天袭击,严重干扰乌克兰数百万民众日常生活。

上周,俄军一波攻击导致乌克兰多地3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乌克兰空军指出,周三晚8点左右在尼古拉耶夫州空域发现俄军攻击无人机,预示未来数日威胁仍将持续。

乌克兰报复性打击聚焦俄罗斯能源与军事资产。基辅独立报报道,乌军无人机夜袭迫使克拉斯诺达尔一座与炸药供应相关的欧洲化学肥料厂停产进行安全检查。

另据乌军情报部门宣称,在克里米亚摧毁两架俄军安-26运输机及两座雷达站。

乌军无人机还袭击了卢甘斯克地区的加油站,导致当地工业运营受阻。

这些行动引发广泛连锁反应。分析师指出,自2025年8月以来,乌军无人机已击中俄罗斯38座炼油厂中的16座,日均炼油产能削减超100万桶,出口量降至战前水平以下。

俄方通报在多地区击落乌克兰无人机,仅周二便拦截69架。

周三一架俄军无人机在乌克兰南乌克兰核电站800米外爆炸,国际原子能机构紧急警告核风险。俄方则称乌军无人机损坏库尔斯克核电站建筑工地,未引发火灾。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周四警告俄方领导人:若不结束战争,他们自身将成为目标。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指控北约与欧盟“通过乌克兰宣战”。

冲突中无人机使用量激增,仅2025年7月俄军就发射近6300架攻击无人机。双方持续纵深打击,使防御体系与经济承压日益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