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高官针对英国的新一轮威胁,再度点燃了人们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恐惧。
曾担任副总理及航天局长的参议员、现役作战人员德米特里·罗戈津警告,在英国圈定的20余个潜在打击目标中,数十个国防相关设施已被锁定。
在最新威胁中,罗戈津散发的目标地图清晰标注了23处国防要地,这些横跨英伦四国的军事与工业设施尽收眼底。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地图直接取自英国政府政策文件《2025国防工业战略:让国防成为增长引擎》。
此番毛骨悚然的威胁,源于英国前国防大臣本·华莱士本周主张"要让克里米亚在俄罗斯视角下变得无法居住、无法生存"的言论。
克里姆林宫御用宣传员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在电视上宣称:"罗戈津今日发布的英国目标清单,将是首批摧毁对象。那些蠢货必将自食恶果。"
尽管俄罗斯对英国实施如此暴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这些最新威胁已让英国民众开始认真思考:核打击来临时该如何应对?哪些措施能带来一线生机?
核爆求生必备指南
Kromek集团首席执行官阿尔纳布·巴苏博士上月向《镜报》透露:"若核弹袭击英国城市,居民很可能会收到预警。对于爆炸核心区外的人群,当务之急是迅速寻找遮蔽物,理想位置是建筑物最中心区域。用胶带密封门窗缝隙防止放射性尘埃渗入,将浴缸、水槽等所有容器注满清水,因为爆炸后供水系统极易遭受污染。"
尽管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驱车逃离,但曾撰写核事故应急白皮书的巴苏博士指出,这并非上策。
他特别强调:"接下来两到三天务必待在室内,优先选择避难所的中心区域,远离外墙和窗户。生存关键不在于逃离速度,而在于有效屏蔽辐射尘、减少暴露时间,依靠储备物资坚持到辐射水平下降。"
哪里是最佳避难所?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建议,核爆时最安全的位置是建筑物中心或地下室。
"1945年8月6日,野村英藏身处广岛距爆心170米的地下室,最终在核爆中幸存,直至198年以84岁高龄辞世。通常核爆半径数百米内人员很难生还,特别是毫无准备者。
"必须在辐射尘抵达前进入室内。核爆后约有10分钟以上时间寻找避难所。若能在数分钟内抵达多层建筑或地下室,请立即进入。砖混结构建筑最安全,地下停车场和地铁隧道也能提供良好防护。"
按照这个标准,拥有庞大地铁网的伦敦似乎最具防护优势——正如二战闪电战期间,地铁隧道曾有效抵御爆炸冲击。
但专家担忧现代核武器穿透力远超二战时期,这意味着即使深达58米的汉普斯特德地铁站,仍可能处于危险距离。
莱斯特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安德鲁·福特曾向《我的伦敦》坦言:"若遭直接打击,地铁深度恐怕不够。"当核弹瞄准英国主要城市——从伦敦到爱丁堡——身处爆炸范围外才是生存王道。
核爆威力取决于多重因素:辐射半径153平方公里,火球半径约197平方公里,冲击波半径321-1420平方公里,热辐射影响范围更达12960平方公里。
虽然具体数值受天气条件影响,但房产研究机构曾筛选出核爆中相对安全的区域。
房产平台EMoov在2017年列出的这些地点,均位于主要城市爆炸即时影响圈外:
- 康沃尔郡
- 韦茅斯
- 福克斯通
- 多佛尔
- 马盖特
- 滨海克拉克顿
- 费利克斯托
- 布里克沃斯
- 比迪福德
- 阿伯里斯特威斯
- 斯凯格内斯
- 安格尔西岛
- 巴罗因弗内斯
- 兰开斯特
- 惠特比
- 卡莱尔
- 邓弗里斯
- 特威德河畔贝里克
- 因弗内斯
不过其中部分区域仍可能受辐射尘随风扩散影响。因此设得兰群岛的富拉岛,或许才是英国境内最安全的避难所。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