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萨米·马格迪与李·基斯
开罗(美联社)——周五,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后,加沙地带的轰炸声戛然而止,以军部队开始后撤。但这份协议真能如美国总统特朗普所宣称,带来“强劲、持久且永恒的和平”吗?
这场持续两年的战争已让加沙化为焦土、数万巴勒斯坦人丧生、引爆地区连锁冲突并使以色列日益孤立。在美国、阿拉伯国家及土耳其共同施压下,双方终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数日内释放剩余生还的以色列人质,换取以色列释放数百名巴勒斯坦囚犯。
然而,后续发展仍悬而未决——
- 2025年10月10日周五,停火协议达成后,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沿加沙中部瓦迪加沙附近海岸公路向北迁徙。(美联社照片/阿卜杜勒·卡里姆·哈纳)
这场战争的起点是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武装分子突袭以色列,造成约1200人死亡、251人被劫为人质。
以色列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哈马斯则坚持以军完全撤出加沙并永久停火。与此同时,取代哈马斯统治的加沙战后治理方案亟待敲定——若无法解决,重建无望,200多万加沙人将继续深陷苦难。
在双方零信任的僵局中,美国、埃及、卡塔尔和土耳其的持续施压至关重要。任何环节的失误都可能让一切努力崩塌,甚至触发以色列重启剿灭哈马斯的军事行动。
以下是协议关键内容解读:
停火第一步已迈出
停火于周五中午生效。以军宣布已按首日约定撤至加沙内部防线,脱离加沙城、汗尤尼斯市等多地控制,但仍掌控拉法大部分区域、加沙最北端城镇及毗邻以色列的边境狭长地带。
军方称南迁避难民众可返回北部家园。此刻,北上道路已涌入数千归心似箭的民众。
截至下周一,哈马斯将释放剩余48名人质(约20人生还),以色列则释放约2000名巴勒斯坦人,含数百名战犯及战争期间从加沙抓捕人员。哈马斯同时将移交约28具已故人质遗体,因后勤问题或需更长时间。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