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专家普热梅斯瓦夫·比斯库普指出,要在防务出口领域保持竞争力,首尔必须迅速推进与波兰等欧洲伙伴的联合研究、生产与开发项目。
"基于波兰的韩波联合项目能否成功,对韩国持续向欧洲出口武器至关重要,"比斯库普强调波兰作为欧洲市场门户的战略地位。
"欧洲制造商势必竭力守护本土市场,"这意味着韩国防务企业可能需要像昔日汽车产业那样实现"部分欧洲化"。
比斯库普向《韩国先驱报》表示,若欧洲转向优先发展本土防务产业,韩国与西方阵营特别是波兰的防务合作将更具战略价值。
西方阵营并非地理概念,而是指共享政治、经济与安全价值观的富裕自由民主国家联盟,包括西欧、北美及与美国紧密相连的关键印太盟友。
该联盟通过军事装备援助而非派兵方式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
比斯库普认为韩国虽不太可能直接军事介入欧洲战事,但建立防务产业伙伴关系势在必行。
"无论韩国是否情愿,乌克兰战争都在产生深远影响,"他详解道,韩国与欧洲及西方阵营的防务和产业联系正日益紧密。
正如"起亚和现代汽车在欧洲设立工厂",韩国企业正在波兰积极拓展电池生产和军火合同。
他建议韩国应顺应全球合作浪潮,对接欧盟《欧洲防务工业计划》、《永久结构性合作》及《欧洲安全行动》等倡议。
欧洲正在权衡防务资金应局限于欧盟内部,还是惠及韩国等合作伙伴——此举可能影响韩波合作进程。
谈及如何提升韩国武器在欧洲市场的份额,比斯库普指出韩制武器不仅科技含量高,且兼具性价比优势。
"但总体而言,其性能并未显著超越欧洲同类产品,"他客观评价道。
比斯库普解析欧洲市场格局:美制装备技术领先但价格高昂,欧制武器保障本地就业与技术,韩制装备则胜在交付迅捷与物超所值。
他建言韩国厂商着力推动联合研发、技术转移与本地化生产。
"若我是韩国军火商,将持续放大优势同时尽力弥补短板。"
"建立深度合作伙伴关系是最佳路径,"他补充道。
针对韩国企业如何适应欧洲法规并布局未来5-10年防务采购趋势,比斯库普指出欧洲军火市场正在加速整合,成功愈发依赖本地化生产及与各国政府、防务企业的战略协作。
"这个市场的基本规则是"欧洲优先"。韩国汽车行业的拓荒经验在此极具借鉴意义。"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