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东这片饱经战火与纷争的土地,再次迎来一位熟悉又充满争议的身影——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他曾因推动北爱尔兰和平进程载入史册,却也因伊拉克战争的决策背负骂名。如今,72岁的他带着一份21页的加沙和平蓝图重返外交战场,成为特朗普新和平计划的核心操盘手。有人视他为斡旋天才,有人嘲讽他是“殖民总督”,但不可否认,这位政治老将正试图用一场高风险赌局洗刷伊拉克留下的污点。然而加沙不是贝尔法斯特,哈马斯不是北爱共和军,当特朗普轻描淡写地将重担甩给他,当巴勒斯坦人仍记着伊拉克的创伤,布莱尔这次押上政治遗产的豪赌,究竟会成为传奇的续章,还是又一场外交灾难的开端?让我们拭目以待。

这位曾推动北爱尔兰和平进程的前首相,因参与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战争而声誉受损。如今他是否正踏入另一片外交泥潭?

去年托尼·布莱尔出版新任领导指南时,其中一条建议是“在任期内就要经营政治遗产”——这正是他担任英国首相十年间自认疏忽的事。

如今,在22年前支持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中东地区,布莱尔正抓住重新定义历史定位的契机。随着他在特朗普终结加沙战争新计划中担任核心角色,这位前首相或能改写因伊拉克蒙尘、又因中东特使生涯受挫而未获救赎的政治叙事。

成功几率微乎其微。特朗普作为调停者的持久力难以预测。批评者警告,若布莱尔以“殖民总督”姿态介入加沙,只会加剧紧张局势——他非但无法终结战争,更可能深陷又一场无解冲突。

特朗普计划多处折射布莱尔21页加沙和平蓝图,包括设立高层过渡委员会。知情人士透露,布莱尔耗时数月起草该方案,本是主席热门人选,但特朗普在最后关头亲自坐镇主席位。

“好人,非常优秀的人。”特朗普周一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晤后如此评价布莱尔,却对其具体职责与贡献只字未提。

若计划真能推进(考虑到以哈持续敌意,这仍是大胆假设),布莱尔将成为关键执行者。这对72岁的退休政客堪称惊人转折——他创办的咨询机构曾为多国政府提供人工智能变革建议,其本人在中东议题上仍是两极分化的人物。

但这完全符合布莱尔的政治家野心。

“托尼长期深耕此领域,提出构想却常遭反弹,但他始终不愿放弃。”曾任拜登政府加沙人道主义特使的美国外交官萨特菲尔德透露,2024年1月多国酝酿加沙过渡政府概念时,布莱尔频繁穿梭耶路撒冷与阿拉伯国家首都——担任中东问题四方特使七年间积累的广泛人脉正发挥作用。

延伸阅读

新西兰

特朗普宣称加沙停火协议近在咫尺,但会否重蹈覆辙?

国际

特朗普给哈马斯“3到4天”考虑加沙协议

观点

特朗普加沙计划虽近乎不可能,却比任何时候都必要

国际

特写:托尼·布莱尔的中东二次行动

拜登执政时期,布莱尔曾赴阿联酋推销加沙战后方案。总统大选后,他的游说对象从国务卿布林肯转向协助制定本计划的特朗普女婿库什纳。

“他坚信冲突有解,始终未远离此议题。”现任休斯顿莱斯大学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的萨特菲尔德评价道。

布莱尔办公室拒绝置评该计划。

鲜有人具备这位前首相解决棘手冲突的资历。1998年他推动达成《贝尔法斯特协议》,终结北爱尔兰数十年教派暴力。盟友称,当年他同时赢得爱尔兰共和派与联合派信任的经验,对调解以哈冲突极具价值。

“布莱尔懂得政治需要妥协,不能全盘通吃。”参与北爱和谈的学者麦威廉姆斯指出,当年应对的治理模式、武装分子解除等难题与加沙现状如出一辙。但她话锋一转:“我常想,他在决定入侵伊拉克后,究竟从北爱经验中学到多少?”

伊拉克战争的阴影始终笼罩布莱尔的卸任生涯。2007年辞任首相当天,他被任命为中东问题四方特使,试图弥合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根本裂痕。

在耶路撒冷美国殖民酒店办公室里,布莱尔着力处理拆除约旦河西岸检查站、振兴巴勒斯坦经济等议题。

但伊拉克往事令他在中东饱受质疑,巴勒斯坦人始终认为他偏袒以色列。四方机制非但未能助推和谈,反而常沦为旁观者。

布莱尔仍以中东工作为荣。其全球变化研究所伦敦办公室内,珍藏与前国务卿克里的签名合影,感念他的付出。但2015年卸任特使时,他早已在名存实亡的和平进程中边缘化。

“巴勒斯坦人称‘走得好’。”曾撰文批判四方机制的乔治城大学访问学者埃尔金迪直言,“如今他空降担任加沙殖民计划总督?这绝对行不通。”

分析人士警告伊拉克应是前车之鉴。他们指出,布莱尔与特朗普构想的加沙过渡机构,与美国推翻萨达姆后设立的联盟临时当局诸多特征相似——那个缺乏民心的过渡政府未能稳定伊拉克,最终陷入血腥叛乱,更因财政混乱、脱离民众被视为傲慢的殖民统治。

《纽约时报》获取的布莱尔版《加沙国际过渡机构方案》试图规避这些陷阱,主张建立巴勒斯坦行政机构提供医疗、教育及警务服务,要求过渡政府在解除武装等敏感议题上与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协调。

周一布莱尔盛赞特朗普计划“大胆而睿智”,声明称特朗普亲任和平委员会主席是“对加沙未来的强力支持”。但特朗普明确表示不会参与日常事务,这意味着重担将落在布莱尔肩上——其研究所已与沙特等全球40国合作,捐助人包括以亲以色列立场著称的硅谷富豪埃里森。

布莱尔长期坚称致力于巴勒斯坦事业。他近期向同事透露,自2005年以首相身份在以色列撤离加沙后于伦敦举办会议起,便视加沙为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雏形。

曾在四方机制为布莱尔工作的美国外交官丹宁称其“擅长推动官僚体系运作”,但质疑美国等关键方能否长期投入:“太多参与方只想抽身而退,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需要付出的实在太多。”

本文原载于《纽约时报》

作者:马克·兰德勒

摄影:安德鲁·特斯塔、道格·米尔斯、奥齐尔·穆罕默德、萨赫尔·阿尔戈拉

©2025 纽约时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