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诺贝尔和平奖的角逐向来充满戏剧性,但这次的主角格外引人注目。当特朗普在白宫军事将领面前宣称“不给我颁奖就是侮辱美国”时,这场政治大戏已然超越外交领域,成为全球舆论的狂欢盛宴。从斡旋巴以冲突到自诩解决七场战争,这位自封的“和平缔造者”正以商人的逻辑解构着国际政治的严肃性。但奥斯陆的评委会用“绝无可能”四个字划清界限,历史学者更直言这是“天方夜谭”。当政治野心撞上学术权威,当推特治国遭遇传统评审,这场关于和平奖的荒诞博弈,究竟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症候?让我们透过法新社的报道,看清光环背后的真相。

特朗普总统放话:若他不能因自诩解决多场战争的功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那将是美国的“奇耻大辱”。

常年觊觎该奖项的特朗普,在公布加沙停火方案次日再度为自己造势。10月10日即将揭晓的奖项,已成为他最新的执念。

“我能得奖吗?绝对没戏!他们宁愿把奖颁给毫无建树的庸才,”特朗普面对数百名美军高级将领时慷慨陈词。

他补充道:“这分明是羞辱我们伟大的国家。我个人不在乎奖项,但国家荣誉不容践踏。”

“美国才该获奖,史上从未有过如此辉煌的和平成就。”

民主党人奥巴马2009年获奖的往事,始终是共和党特朗普的心结。

在周二的演讲中,他再次宣称自今年一月重返白宫以来,已成功化解七场战争。

特朗普信誓旦旦表示,若周一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白宫公布的加沙方案奏效,“八个月解决八场战争,这战绩够漂亮”。

目前哈马斯尚未对该方案作出回应。

但诺贝尔奖委员会所在地奥斯传来明确信号:特朗普今年获奖几率微乎其微。

“这完全异想天开,”诺贝尔和平奖研究学者斯坦纳森对法新社直言。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强调,绝不会被特朗普的公关攻势左右。

委员会秘书哈普维肯近期表态:“我们当然注意到某些候选人获得大量媒体关注,但这完全不影响评审团的独立判断。”

特朗普政府罗列的七场“已化解战争”包括:柬埔寨与泰国、科索沃与塞尔维亚、刚果民主共和国与卢旺达、巴基斯坦与印度、以色列与伊朗、埃及与埃塞俄比亚、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

然而事实核查显示,其中五月宣布的核武国家印度与巴基斯坦停火虽被特朗普居功,多数声明均存在夸大或失实。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