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sung Heavy Industries Vice President Namgung Geum-sung (right) and Vipin Kumar Saxena, CEO of India’s Swan Defense and Heavy Industries, hold a partnership certificate during the signing ceremony of 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Samsung Heavy Industries)

【编者按】 在全球造船业格局悄然重塑的今天,韩国巨头三星重工挥师西进,与印度造船霸主斯旺防务与重工结盟,在古吉拉特邦点燃了"蓝色经济"的火种。这不仅是两家企业间的强强联手,更是"印度制造"战略在海洋领域的重磅落子——当东方的精密技术遇上南亚的市场洪流,一艘承载着2047年野心的巨轮正鸣笛启航。面对年均6.4%增速的千亿航运市场,三星以干船坞为支点撬动印度洋商机,而莫迪政府30亿美元的海事基金更如疾风鼓帆。这场跨越喜马拉雅的握手,正在改写世界造船业的航海图。

韩国造船巨头三星重工周一宣布,通过与印度西北部古吉拉特邦的斯旺防务与重工结盟,正式进军印度造船业,加速参与印度政府主导的本土造船振兴计划。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船舶工程、采购与项目管理等广泛海洋工程领域探索合作可能。

作为印度最大造船厂,斯旺防务与重工占据全国造船产能的30%,运营着能建造超大型油轮及其他海事设施的全国最大干船坞。

三星计划以该船坞为跳板,逐步扩大本土业务规模,瞄准印度快速崛起的海运物流市场。据Grand View研究机构预测,2025至2030年间印度航运业年复合增长率将达6.4%。

"这次合作实现了技术专长与市场优势的完美融合,堪称互利共赢的典范。"三星重工副总裁南宫金成表示,"我们将持续把握新机遇,驱动未来增长。"

立志在2047年前跻身全球前五大造船国的印度政府,计划未来十年内拥有千艘商船船队,正积极携手韩国船企推进本土化造船。

去年12月,印度港口、航运和水道部高层代表团曾造访三星重工庆尚南道巨济造船厂等韩国主要船企,共商造船合作大计。

印度政府同时着力为本土造船业务提供财政激励。在2025年度预算中,中央政府拟设立约30亿美元海事发展基金,专项支持造船、修船及海事基础设施领域的长期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