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警察局警员和联合国安保部特工蜂拥至第二大道数个街区的检查点,阻止行人靠近联合国总部核心区域。
只有持有效证件或当地居民才能穿过安检帐篷——必须出示联合国官方通行证及带照片身份证。不符合条件者被迅速劝离并被告知绕行。
根据证件类型,警员和特工会将申请进入者分流至不同街区:代表团从45街进入,而持临时证的媒体人员必须通过46街北侧的专属帐篷。
在检查点,必须亮出联合国通行证。若证件真实有效,持证者方可入内。
进入管制区后,持证人员需沿街区行至第一大道,那里增设了第二道防线——所有人必须从警察路障的狭窄通道走向中央检查站。
分流标识清晰指引人潮:代表团和媒体左转,其他各类人员右转,各自通往专属安检通道。
长通道尽头还有多重安检关卡,凭通行证颜色分区通行。整条街布满联邦特工巡逻队,警犬嗅探小组随处可见。
在另设的帐篷区内,特工将证件扫描录入系统,比对持证人与照片身份——堪比机场安检流程。
随后进入实体安检环节:行李过X光机,人员通过金属探测门,严格程度不逊民航安检。
媒体人员户外活动范围受限,仅能在巨型工业白帐篷等指定区域工作,入内仍需反复验票。
虽可进入秘书处大楼使用新闻发布会场等设施,但进出均需重复安检流程,连离开时也要再次过检。
若要进入会议室旁听,媒体必须根据会议级别由联合国媒体认证联络处专人护送,大会堂区域同样如此。
更严格的是,出于安全考虑,联络处人员表示无法提供媒体区域地图——相关信息被分段管控,他们仅掌握自身护送任务范围内的动线。
除安检口外,大楼所有门禁均需刷联合国徽章解锁。
多个建筑屋顶和阳台可见特工持望远镜巡视,防范远程狙击等威胁。
东河水域上,纽约警方巡逻艇沿联合国总部外侧河道全天候巡航,织就立体安防天网。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