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60岁好友在丧偶四年后投身网络交友,却屡遇渣男、陷入自我否定循环时,我们该如何扮演真正的朋友角色?这封来自美国的求助信戳中了当代人的情感痛点:当安慰变成负担,当倾听沦为情绪垃圾桶,友谊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更令人深思的是,另一封自闭症患者的来信揭示了社交困境的另一种面貌——不是不愿表达,而是天生缺乏社交直觉。两封信共同指向现代人际关系中的核心命题:我们该如何既保持温柔,又守护自我?以下是直击灵魂的对话实录。

亲爱的埃里克:我有个相识多年的朋友,60岁时在丈夫去世四年后进入了网络交友世界。她至今还没遇到"对的人"。

她匹配到的男人不是已婚人士,就是找饭票的,要么只想约炮,奇葩类型数不胜数。每当有人在交友网站和她配对成功,她立刻全身心投入,经常第二天就邀约见面,而不是先聊聊天看看是否有共同点。

最近这位匹配对象,认识才一周就被她邀请参加家庭感恩节聚会,用她原话说"除非在此之前伤透她的心"。被男人玩消失的次数多到数不清,而每次我都得当情绪垃圾桶。

她总跟我说自己不值得被爱、没有魅力、"不是男人想要的类型"、"只能将就"等等。以前她这么说时我总是鼓励她,但现在说实话,我真的听烦了。我建议过她做义工、参加读书会(她喜欢阅读)、加入寡妇互助小组,在这些场合或许能遇到更志同道合的人。如果她坚持网络寻爱是她的自由,但我真的不想再听她每次失败后的自怜自艾。如何优雅退出这种对话?

——听腻了的闺蜜

亲爱的听腻了:网络交友的悲催故事有时就像听人讲述昨晚的梦境。一两个或许能引起兴趣或带来启发,但天天听真的会腻。

需要和她来场走心对话,试试这样说:"我相信你值得被爱。你曾经拥有过,即使再也遇不到合适的人,这也不会降低你的价值。听你贬低自己让我很难受。但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无论我的看法还是陌生男人的评价都毫无意义。作为朋友,我认为你先学会相信自己会更快乐。"

专业心理咨询师是她最好的选择。虽然有些不错的恋爱指南书籍和情感类播客(我特别推荐吉莉安·图雷基的《吉莉安说爱》),但只有治疗师能帮她梳理情绪,为恋爱做好心理建设。

你不需要先爱自己才能被爱。但当我们先学会爱自己,才会更容易接纳和相信来自他人的爱。

亲爱的埃里克:我在23岁时被确诊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现年27岁),最近遇到特别困扰的问题。好几次被人说粗鲁、不合群,甚至不懂感恩。每次追问原因,对方总说我很少说"谢谢"、爱插话或者看起来不想理人。

通过治疗和与其他自闭症人士交流,发现这是我们的普遍困境。我不想用"我是自闭症患者不是故意的"当借口,但不知该如何应对。

表达情感对我而言很困难,这种情况让我非常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