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欧洲即将掀起一场边境管控的数字革命!从今年10月起,申根区将对非欧盟公民启动"电子身份认证系统",这场变革将彻底改写欧洲出入境规则。面对即将到来的指纹采集、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录入,不少旅行者已经开始担忧通关效率。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套系统将建立终身追踪的个人数字档案,即便更换护照也无法规避签证超期记录。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如何在便捷通关与隐私保护间取得平衡,成为摆在每位国际旅行者面前的现实课题。以下为您带来详细解读:

欧盟申根区即将对非欧盟公民推行数字身份认证系统,初期阶段可能导致出入境排队时间大幅延长。

自10月12日起,出入这个涵盖29国的区域时,边检人员将采集旅客的面部照片和指纹信息。

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智能旅行官网警告,若拒绝提供这些生物数据,官员有权拒绝您进入申根区。

根据全新出入境管理系统(EES),这些生物特征数据将与护照信息整合记录,包括姓名、出生日期、出入境时间地点,以及既往拒签历史。

这些个人数据将生成专属数字档案,该档案直接关联旅行者本人而非所持护照。

智能旅行网特别提醒:若发生签证逾期滞留,即便更换新护照,EES系统仍能通过数字档案准确识别身份。

申根区涵盖29个欧洲国家,区域内旅行可免于边境检查,无需单独申请各国签证。智能旅行网站持续更新申根国家完整名单。

需特别注意,EES系统仅适用于申根区与非申根国家间的边境管控,不影响申根区内部自由通行。

据智能旅行网透露,该系统将分阶段推行,最迟于2026年4月实现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