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新加坡熙攘都市中,一座承载着生命印记的建筑群正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这座见证过120万新生命诞生的甘榜爪哇医院旧址,如今以国家古迹的身份延续着它的传奇。斑驳墙垣间凝固的不仅是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更是跨越三代人的温情记忆——从亚洲首例试管婴儿的奇迹,到本地首位妇产科教授亲手绘制的设计蓝图,这里每一块砖石都浸染着医者仁心的温度。当推土机与摩天楼不断重塑城市天际线之际,这三栋老建筑的永久保留,恰似为浮躁时代留存的一剂人文良药。让我们跟随文字,触摸这段用啼哭与欢笑写就的历史。

汉普郡路前甘榜爪哇医院(KKH)三栋大楼于本周三(10月1日)正式列入新加坡第76处国家古迹名录。

这座始建于1924年10月1日的免费妇产医院,其历史可追溯至1858年。据国家文物局披露,在1997年3月搬迁前,超过120万新生儿曾在此降临人世。

如今更名为竹脚妇幼医院的院址,与旧址仅一路之隔。

现址目前由陆路交通管理局作为总部使用。

在旧址主持列册仪式的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代部长David Neo指出,这座建筑群凝聚着无私奉献的医道精神。

同期揭幕的《仁心筑迹》特展上,Neo动情坦言:"一代代医疗工作者曾在此以专业精神践行使命。"

文物局强调,前KKH旧址堪称新加坡医疗史的里程碑——1961年接生首对连体婴,更诞生亚洲首例试管婴儿。

"列入国家古迹是至高荣誉,"竹脚妇幼医院首席执行官Alex Sia教授表示,"这不仅致敬先驱者的仁心远见,更是对跨世纪医患情谊的永恒铭记。"

三栋建筑中,2号与3号楼分别建于1933与1940年。

文物局解密其设计暗藏玄机:"现代主义建筑语汇融入本土元素,全部采用当地建材与传统工艺筑就。"

2号楼曾设三等病房,3号楼兼具产前护理与分娩病房功能,更开设助产士培训学堂。

1955年落成的1号楼由传奇团队联袂打造——设计者包括本土首位妇产科教授、后来荣任总统的薛尔思博士,以及政府首席建筑师K.A.Bundle。这座先锋建筑首创空调病房配置,更融合学生宿舍与现代化手术室。

根据《古迹保存法2009》,三栋建筑获最高级别保护。每处古迹将配备专属保护细则,文物局稽查员每两年开展实地检测。

此前已列入该名录的国宝级建筑包括政府大厦前大草场、丹戎巴葛火车站旧址及总统府。

chingshijie@asiao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