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国际政治的风口浪尖上,一场无声的抗议正在联合国大会上演。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站上演讲台时,空荡的会场座椅成为国际社会态度的鲜明注脚。这场持续九个月的冲突已造成数万人伤亡,而领导人们的选择性沉默与激烈表态交织成复杂的地缘政治图景。值得玩味的是,内塔尼亚胡胸前那枚引人注目的二维码,如同一个隐喻——当暴力用科技包装,真相是否会被简化为扫码即得的片面叙事?本文通过现场直击与多方视角,揭示这场外交风暴背后难以调和的矛盾。

内塔尼亚胡还没开口,离席行动就已开始。

数十名来自全球各国的部长和外交官默契起身,用集体退场表达对以色列总理的抗议。

当他正式开始演讲时,代表席已近乎清空——这幕场景宛如现实隐喻,昭示着以色列在国际社会中的日益孤立。

这位总理堪称联合国常客,其演讲素以争议性和戏剧性著称,常借助道具强化观点。

此次他佩戴的超大二维码胸针,将扫码者引向记录10月7日恐袭的网站。

过去四天里,几乎所有在联大发言的世界领袖都谴责了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并呼吁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内塔尼亚胡在点名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时特别提及澳大利亚,并以迄今最尖锐言辞反击:

“你们知道本周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领导人向巴勒斯坦人传递了什么信号吗?再明确不过:屠杀犹太人能换来回报。”

“当世界上最残暴的恐怖分子盛赞你们的决定时,这绝非正确之举,而是彻头彻尾的错误。”

哈马斯在10月7日的袭击中造成1200人死亡、251人被劫为人质。

据加沙卫生部门统计,以色列随后的空袭和地面进攻已导致超过6.5万人丧生。

内塔尼亚胡用大量篇幅炫耀其政绩——打击伊朗核计划、重创真主党、清除也门胡塞武装首领,同时为加沙行动辩护,称种族灭绝指控“毫无依据”,并将人道危机归咎于哈马斯。

但整场演讲唯独缺少对未来的规划——除了继续战争。

周四特朗普突然宣布反对以色列进一步吞并约旦河西岸,令外界哗然。

此前普遍预测吞并行动可能是以色列对澳大利亚等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反制。

内塔尼亚胡今日未回应此言论,他正进行微妙平衡——既要安抚国内的极右翼联盟伙伴,又不能得罪决心以巴和平协议为其政绩添彩的美国总统。

周一他将访白宫进行艰难会谈。特朗普本周与阿拉伯领袖会晤后,对达成协议显得信心十足。

但美方认可的方案,或许正是内塔尼亚胡无法向内阁推销的选项,尤其对那些数月来主张荡平加沙的阁员而言。

联合国外的双重抗议联合国总部外,联大期间最大规模抗议正在上演。数千人从时代广场出发,挥舞巴勒斯坦旗帜,佩戴阿拉伯头巾。

不远处的小型集会上,数十人手持以色列国旗与黄花——他们是10月7日被劫人质的家属。

我们采访了奥娜·诺伊特拉,她的儿子奥梅尔曾服役于以色列国防军。

原以为儿子被哈马斯劫持,后证实已在袭击中遇难,遗体仍滞留加沙。

“这是场正义之战,但战争目标已经达成,”她告诉我们,“哈马斯已被瓦解,高层多数覆灭,现在48名人质才是重中之重。”

“需要勇敢的领导人站出来结束苦难,让整个地区从灾难中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