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fare Minister Jeong Eun-kyeong speaks to reporters during a policy briefing at the FKI tower at Yeouido on Monday. (Yonhap)

【编者按】 韩国医疗体系正迎来重磅改革!李在明政府力推"公共医学院+地方医生制度"组合拳,要求医学生承诺在偏远地区服务十年引发热议。这项酝酿多年的政策剑指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沉疴,却因触及职业选择自由引发医师团体强烈反弹。从国立大学医院管辖权移交到万亿韩元生物医疗投资,政府试图通过系统性重构打破城乡医疗壁垒。这场牵动全民健康的改革能否破解"大医院扎堆首尔、地方医疗荒漠化"的困局?争议声中推进的医疗革命,正在重塑韩国未来五十年的生命防线。

拟议制度要求医生在医疗短缺地区服务十年

李在明政府正在重启建立公共医学院和推行"地方医生制度"的计划,将长期争议的措施作为韩国公共医疗和社会保障系统全面改革的核心。

在周一的政策简报中,保健福祉部长郑恩京表示,政府将在年内起草公共医学院的法律基础,以培养致力于基础医疗和地方医疗的医生。她补充说,建校本身可能需要三到五年时间,具体取决于立法进度。

除医学院外,政府还将推出地方医生制度,为同意在获得执照后在医疗不足地区工作约10年的学生预留一定比例的医学院名额。

大韩医师协会警告称,该计划可能违反选择职业和居住地的宪法权利。但郑恩京辩称,法律审查表明,如果申请人在进入医学院时自愿接受义务,风险很小。类似的提案曾在2020年文在寅政府时期提出,但因医生抗议而夭折。

这些标志性举措是缩小地区差距和加强基础医疗服务更广泛蓝图的一部分。政府还计划在年底前完成将国立大学医院监管权从教育部移交至保健部的计划。

郑恩京表示,此举将为人员配置、工资和临床运营提供更大灵活性,并帮助将这些医院发展成为能够治疗危重患者的区域中心。

"我们长期计划通过将国立大学医院移交至福祉部来加强临床能力和区域网络,"她指出国会教育委员会正在审查必要的立法。

除了医疗服务,该部计划明年向生物健康、医疗人工智能和制药研发投入超过1万亿韩元(7.17亿美元)——此类资金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资金将支持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化的全周期项目,包括针对三期临床试验和先进再生医学的专项基金。

与此同时,针对因抗议上届政府扩招2000名医学生计划而持续停工的医生,郑恩京表示政府对该计划的审计仍在进行中。她补充说,监查院将在审查完成后公布结果。

这些计划是旨在建立可持续医疗体系的五项核心政策目标和11项国家任务的一部分。该部将在公共医疗创新委员会达成社会共识后于下月发布详细指引。

郑恩京强调,改革将聚焦于缩小地区差异、保障基础医疗服务和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

"我们的目标是为韩国创建可持续的医疗体系,"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