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临终关怀师揭露了六个人生终极问题,并警告说所有临终者都后悔没有尽早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
作为"湾区临终关怀联盟"创始合伙人,黛安·巴顿从事死亡导乐师工作近二十载,始终引导客户实现"平静的生命过渡"。每位客户都向黛安传递了人生智慧,在她协助人们面对死亡的情感、精神与现实层面时,她领悟到一个重要真理——不要等待。
"二十年来,我陪伴着人们咽下最后一口气,见证最终时刻,听到绝大多数人永远听不到的肺腑之言——这些对话无关金钱、地位或成功,只关乎爱与感恩…以及同样频繁出现的遗憾。"这位临终关怀师在《每日邮报》的专栏中写道。
"我反复听到同样痛彻心扉的话:‘真希望我以不同方式度过一生。’最大的启示?你不能等到濒死才发觉什么对…你最重要。"她补充道。
黛安整理出一份名为"人生终检清单"的问卷。这位死亡导乐师解释,她会向所有客户提出六个"看似简单却暗藏深意"的问题,这些问题既能揭示遗憾,也能修复关系,为生命终章带来安宁。
但黛安强调,这份清单不仅对临终者有益,生者也应当自问这些问题,因为活着的人仍有时间付诸行动。
黛安敦促你向自己提出的六个问题包括:
- 谁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 什么事对你最有意义?
- 深夜让你辗转反侧的是什么?
- 白昼让你心生欢喜的是什么?
- 哪些话还哽在喉间?
- 哪些事还悬在心头?
黛安指出,虽然一生会遇到许多在乎的人,但最终最重要的往往只有几段特殊关系。"就是那些你希望握着他们的手走完最后一程的人。"她解释道。
她透露,放下无关紧要的事物是濒死时最普遍的体验。要做到这点,需要不断追问自己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生命尽头,财产与头衔都会褪色。取而代之浮现的是精神、联结与奉献。如果生命短暂,你会把时间精力聚焦何处?别等待——现在就重新调整。"黛安说。
通过询问客户"深夜失眠时你在忧虑什么",黛安能更清晰理解阻碍他们获得平静的根源。她敦促生者直面消耗内心安宁的事物,从而更充分地活在当下。
关于"白昼让你心生欢喜的是什么",黛安阐释道:当生命走向终点,"外部世界逐渐模糊,留下的只是日常生活的本真。"她强调快乐源于平凡瞬间,比如清晨咖啡或共享的笑声。
黛安发现许多客户在生命尾声有"迫切需求"要表达未说之言。"一通电话或一张字条就能改变人生,包括你自己的。趁现在说出来,别让话语烂在心底。"她警示道。
最后她说明,遗憾会在生命终点压得人喘不过气,因此应当自问哪些想做的事尚未完成,并立即朝着热爱的事物迈出步伐。
黛安表示她不仅向客户提出这六个问题,自己每月也会复盘。她建议写下答案,随着生活变化不断重温和调整。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