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言论自由与学术独立的边界线上,美国罗格斯大学教授马克·布雷正经历着冰火两重天。这位因撰写《反法西斯手册》而声名大噪的学者,如今因政治立场的漩涡被迫远走他乡。当校园沦为意识形态的战场,当学术探讨被贴上“恐怖主义”标签,我们不禁要问:知识分子的思想阵地究竟该由谁来守护?900人联名请愿与死亡威胁交织的闹剧背后,折射出的是美国社会日益尖锐的政治对立。或许正如布雷被迫迁徙的轨迹所示,当理性对话的空间被极端言论挤压,思想的火种只能在更宽容的土壤中延续。

罗格斯大学教授马克·布雷表示,在遭遇网络联名解雇请愿后,他接连收到死亡威胁,决定举家迁往欧洲。

上周事态急剧升级,该校“美国转折点”分校组织发起解雇请愿,指控这位畅销书《反法西斯手册》作者使校园保守派学生陷入危险。

该组织在请愿书中谴责布雷“将比尔·奥莱利等主流保守派人士称为法西斯分子,并煽动采取激进手段对抗这些人士”。

联署撰稿人、组织财务主管梅根·多伊尔向福克斯新闻透露,布雷“让保守派学生面临反法西斯组织袭击的风险”。

“这位教师频繁鼓吹政治暴力,尤其在他撰写的《反法西斯手册》中,通篇充斥着与政治暴力相关的激进主张。”多伊尔强调。

这份将布雷定义为“校园反法西斯运动核心领袖”的请愿书,截至周二晚间已获逾900人联署。

布雷在致学生的邮件中透露,请愿风波引发的连锁反应使其收到多封死亡威胁,其中至少一封直接寄往其住宅地址。

“本周末,就在负面新闻与社交媒体攻击(讽刺的是部分指控我为‘恐怖分子’)发酵后,我再次接到死亡威胁。”这位历史学助理教授在由学生公开的邮件中写道。

布雷向学生坦言,全家已无法在现居地获得安全感,决定“本学年迁居欧洲”,但承诺将继续录制课程供在线学习。

“校方已关注到关于布雷教授的联署请愿及其致学生信函。”罗格斯大学发言人帕蒂·齐林斯基声明称,“我们正在收集此事进展的详细信息。”

布雷指出,早在九月下旬国土安全部发布声明后,他就开始遭受威胁。该声明宣称逮捕了“数十名”“与反法西斯结盟的左翼暴力极端分子”,指控其“在全美谋杀无辜平民”,布雷斥责该说法纯属虚构。

而在此数日前,特朗普总统已签署行政命令,将反法西斯组织定性为国内恐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