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rf)

【编者按】在全民抗疫的背景下,疫苗安全始终牵动人心。最新数据显示,韩国近十万起疫苗不良反应申报中,仅四分之一获得政府补偿,其中死亡案例获赔率低至1%。尽管下月即将实施新法降低举证门槛,但受害者仍面临"因果难证"的困境。当医学不确定性遇上行政程序,如何在保障公共健康与维护个体权益间取得平衡,成为后疫情时代亟待破解的难题。本文通过翔实数据与受害者心声,揭示疫苗伤害救济体系亟待完善的现实。

爆雷数据震惊全民!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人群中,仅有四分之一拿到政府补偿金!受害者集体控诉:要证明因果关系比登天还难!

自从2021年政府启动疫苗接种计划以来,近10万人提交了不良反应赔偿申请。而官方数据显示,最终获批的仅约2.4万人,通过率惨不忍睹!

更令人心碎的是,在接种疫苗后死亡的案例中,赔偿率竟然只有惨淡的1%!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破碎的家庭。

在补偿标准过于严苛的舆论压力下,立法者终于通过特别法案,下月起即将实施。新规重磅调整:只要疫苗接种与不良反应存在合理时间关联,即可推定因果关系!

但受害者联盟怒斥:指导原则模糊不清,举证依然难于上青天!

新冠疫苗受害者家属联合会会长金杜京愤慨发声:"因果关系判定标准太模棱两可!我们不是医生,连专家都难以认定的损伤,普通百姓要如何举证?"

值得关注的是,政府明年疫苗补偿预算将大幅飙升,从今年的10亿韩元(约合713万美元)猛增至70亿韩元,整整翻七倍!这笔钱能否真正抚慰受伤家庭,让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