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is file photo, Hyundai Motor Company CEO Jose Munoz speaks during the New York International Auto Show Press Preview in New York City, on April 16, 2025. (Reuters-Yonhap)

编者按:美韩关税拉锯战陷入僵局,韩国汽车巨头遭遇双重暴击!现代起亚在美国市场刚创下销量纪录,就面临关税劣势扩大和电动车补贴退坡的严峻挑战。日系品牌凭借美日关税协议率先突围,而韩国车企却因政策博弈陷入被动。这场涉及36亿美元成本的关税博弈背后,是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重新洗牌。当电动化转型遭遇贸易保护主义高墙,韩国车企如何破局?从佐治亚州电动车工厂的产能翻倍计划,到转战欧洲市场的战略调整,一场关乎生存的突围战正在上演。

政策逆风来袭!韩国双雄成本优势受挫,北美销量纪录恐难掩危机

现代汽车和起亚正为美国市场的恶战系紧安全带——随着韩美关税谈判陷入僵局,本月美国联邦电动车补贴即将全面退场,双重压力让韩国车企寸步难行。

尽管韩美两国7月底达成协议,拟将韩国输美汽车关税从25%降至15%,但最终执行条款至今未能落地。这对现代起亚而言无异于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自今年4月起,非美系车企进入美国市场均需缴纳25%关税,现代起亚的成本竞争力早已大打折扣。同病相怜的日系品牌丰田本田此前也面临27.5%的关税壁垒,但剧情在9月7日出现反转:随着美日关税协议正式生效,日系车关税骤降至15%,现代起亚瞬间落后10个百分点!

美国汽车数据平台Edmunds最新统计显示,四大热门SUV的厂商建议零售价分别为:现代途胜32060美元、起亚狮跑30885美元、丰田RAV4达33910美元、本田CR-V达36350美元。若按15%关税计算,日系两款车型价格将直降4239美元和4544美元,价格战天平彻底倾斜。

关税劣势只是冰山一角!拜登政府推出的7500美元电动车补贴政策本月到期,更让深耕电动化的韩国车企遭遇重击。去年现代汽车集团旗下三大品牌在美售出12.3万辆电动车,市占率10%,连续两年稳坐特斯拉之后的第二把交椅。

面对补贴退坡,现代汽车紧急转向混动赛道突围。位于佐治亚州的电动车专属工厂Metaplant America将转产混动车型,年产能计划从30万辆提升至50万辆,堪称断腕求生的战略豪赌。

危机中的亮色是:现代起亚8月在美销量创下179455辆的历史新高,同比激增10.9%。混动与电动车销量更暴涨51.8%至49996辆。但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大林大学汽车工程教授金必洙的警告:"若全年承受关税压力,损失将高达5万亿韩元(约36亿美元)!政府必须加速谈判,否则僵局可能持续到10月底APEC峰会。"

绝境求生的韩国车企已开始全球布局。现代汽车CEO何塞·穆尼奥斯将在纽约投资者日揭晓抗寒战略,这是该活动首次移师海外。而慕尼黑IAA车展的重磅参展、乌克兰战争结束后重返俄罗斯市场的计划,都透露着转向欧洲战场的信号。这场关税风暴中的生死时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