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夏威夷海啸应对机制的漏洞,正催生一系列升级计划:包括手动管控交通路口、减少故障警报器数量,以及确保安全信息网站在高并发访问下不崩溃。
应急管理部门还应更明确告知公众:在常规或极端海啸预警下,究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这些改进方案已于周四提交州众议院公共安全委员会。委员们要求彻查7月29日海啸警报期间州县两级应急响应暴露的问题——该事件曾引发大规模撤离。
虽然人员撤离行动总体成功,但在某些区域,本应4小时完成的疏散竟出现3小时交通瘫痪,而海啸首波预计抵达时间仅比清场完成时间晚17分钟。
州交通厅长埃德·斯尼芬表示,将于11月前完成疏散通知与管理优化方案的草案。
该计划将拓展关键道路逆向通行方案,并向公众实时推送交通管制动态。
斯尼芬强调:今后若要求民众撤离,除非能进入10层以上建筑的4楼及以上楼层,否则应急队伍将直接驻守关键路口加速疏散。
7月29日的撤离演练虽在当晚7点前清空危险区(首波预计7:17抵达),但斯尼芬直言:"本可以更顺畅!拥堵实在太严重。"
部分拥堵源于不必要的撤离——有人能步行偏要驾车。斯尼芬表示正在优化公众指引:"许多 downtown 上班族花1.5小时才驶出停车场,其实只要上楼到坚固建筑高层就等于抵达安全区。"
在威基基,步行3个街区即可避险,"仅需10分钟,但他们偏要开车加剧拥堵。"
新指引将明确要求:紧急撤离时禁止采购物资或加油,"把道路留给真正需要逃生的人!"
混乱根源在于:多数人不知道仅红色标注的常规海啸淹没区需撤离,黄色极端淹没区(适用于超级海啸)无需疏散。
火奴鲁鲁市政府承认将加强公众教育,但7月29日当天不仅指引缺失,标注危险区的地图网站也因访问过载崩溃。
夏威夷应急管理局局长詹姆斯·巴罗斯坦言官网存在编码老旧问题,修复测试将于下周进行。
更致命的是:全州418个警报器中92个失效,欧胡岛沿海就占13个!巴罗斯表示正优先维修淹没区警报器,但采购规条使维修进度缓慢——即便申请州长签发紧急采购豁免也未能通过。
委员会主席贝尔拉蒂议员强调:"这不是临时应对,而是需要持续优化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从每次事件中学习改进。"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