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Minister Kim Jung-kwan (center) is questioned by reporters upon arrival at Incheon Airport on Sunday. (Yonhap)

【编者按】美韩350亿美元投资协议陷入僵局,背后竟是国家利益的激烈博弈!韩国产业部长空手而归,美国商务部长强硬表态“不签就加税”,双方在投资结构、利润分配等关键问题上寸步不让。更耐人寻味的是,日本550亿美元协议的签署让韩国陷入两难——既不能照搬日本模式,又面临关税报复的威胁。而佐治亚州突击搜查事件持续发酵,300多名韩国工人被拘,更给两国关系蒙上阴影。这场拉锯战不仅是贸易谈判,更是国家经济主权与外交实力的全面较量。

谈判陷入僵局之际首尔强调国家利益,佐治亚突击搜查事件加剧联盟紧张

韩国产业部长周日从美国返回,数十亿美元投资协议的后续谈判未见明显进展。这项旨在缓解关税紧张局势的高调协议仍然停滞不前,令人担忧长期僵局可能使韩国出口商的关税减免复杂化。

产业部长金正宽在纽约会见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后,于周日清晨抵达仁川机场。金正宽自周四起一直在美国,敲定首尔承诺的350亿美元投资细节,以换取华盛顿将“互惠”关税从25%降至15%。

当机场记者询问谈判进展时,金正宽保持沉默。他在纽约与卢特尼克两次会面,但双方均未披露任何进展,引发关键分歧仍未解决的猜测。

这项贸易协议最初于7月达成,上月李在明总统与特朗普在华盛顿举行峰会时得到广泛重申。

然而,由于缺乏书面合同,协议的具体细节——包括资金如何构建和利润如何分配——仍未确定。

韩国总统政策首席秘书金容范上周在韩国广播记者俱乐部举办的论坛上承认,双方在协议细节上陷入“僵局”。

总统府周日采取谨慎立场,强调谈判必须优先考虑首尔的国家利益。

“官员们将这一过程称为‘一揽子’关税谈判,因为这不是追求固定目标的谈判,而是双方不断提出新条件并试图达成最佳平衡,”总统发言人姜有贞在记者发布会上表示,并将这种方法描述为寻找“零点”或“平衡点”。

她补充说,只有当韩国的“国家利益得到最好维护和捍卫”时,才有有意义的内容向公众公布。

“我只能说,谈判涉及许多变量。”

据悉,两国政府在投资结构上存在分歧。

首尔希望通过利用韩国进出口银行和韩国贸易保险公司等国有金融机构的贷款和担保来减少前期股权承诺,而华盛顿则推动提高直接投资比例,并要求控制项目选择。但首尔反对这一点,认为韩国公司应根据商业可行性做出决定。

卢特尼克在周四接受CNBC采访时加大压力,表示“在协议方面没有灵活性”,首尔要么接受协议,要么看着关税回升至25%。

“韩国人在总统在场时没有签署……记得他来到白宫。注意我们没有谈论贸易,因为他没有签署文件,”卢特尼克提到李在明8月25日访问华盛顿与特朗普举行峰会时说道。

“细节决定成败。我想他们现在看到了日本的情况,所以没有灵活性。日本人签署了合同,”他补充道。“韩国人要么接受协议,要么支付关税。黑白分明。支付关税或接受协议。”

然而,金正宽强调,首尔不能同意类似于日本上周签署的550亿美元投资协议的条款,并指出韩国与日本的经济差异以及对首尔外汇市场的不利影响。

“韩国和日本的经济规模,更根本的是,它们的外汇市场非常不同,”金正宽在论坛上表示。“日本(日元)是储备货币,其外汇储备是韩国的三倍。情况不同。”

金正宽补充说,如果首尔遵循华盛顿的条款,将需要在外汇市场筹集350亿美元,但现实情况下韩国只能筹集200亿至300亿美元。

350亿美元也相当于韩国8月底4163亿美元外汇储备的84%,专家表示,在不面临美元短缺和潜在金融不稳定风险的情况下,筹集这一数额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谈判也被9月4日佐治亚州现代汽车-LG能源解决方案电池厂的大规模移民突击搜查后的紧张局势所笼罩,300多名韩国工人被拘留。

这些工人在移民拘留中心被拘留一周后,于周五获释回国,但这一事件动摇了韩国公众对美国的情绪,同时增加了企业在美国活动的不确定性。

李在明总统表示,如果华盛顿不放宽签证要求,韩国企业将犹豫是否在美国新建工厂。

消息人士称,产业部长金正宽向卢特尼克提出了对移民突击搜查的担忧,并强调需要改进签证规则,以便韩国公司有信心在美国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