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对加沙城的进攻不仅撕裂了国内舆论,更在危机时刻暴露出军方领导层与民选政府间的惊人内讧!
军方和安保系统高官与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三大关键策略上激烈对峙:夺取加沙核心城区、袭击卡塔尔的哈马斯高层、以及停战谈判方针。
内塔尼亚胡在三大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不仅让他在国际社会陷入孤立,更在国内引发强烈质疑——他究竟要把以色列带向何方?
他的行动已动摇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战略关系(尽管特朗普极力推动双方合作),甚至招致传统盟友的谴责和制裁。
“我们正处在空前时期——国家安全核心决策权实质上集中于一人之手,”耶路撒冷无党派研究机构以色列民主研究所所长约哈南·普莱斯纳直言。
“过去重大决策需由政治顶层与军事安全领袖共识达成,”这位前中间派议员补充道,“但现在这一准则被打破——总参谋长被迫带领士兵打一场自己都不认同的仗。”
以军总参谋长埃亚尔·扎米尔中将最近数周坚决反对政府进攻加沙城的决策(以方称该地为哈马斯最后堡垒之一)。
尽管遭到反对,以色列本周仍对这座仍有数十万巴勒斯坦平民居住的城市发动地面进攻。
安全官员透露,扎米尔担心经过近两年战争,预备役士兵已筋疲力尽。
另有匿名官员表示,他还警告军队可能被迫单独承担管理加沙200万巴勒斯坦人的责任。
更多人担忧进攻加沙城可能危及被扣押人质的生命安全。
内塔尼亚胡数月前才任命扎米尔,当时还盛赞其“进攻性作战风格”。
但如今总理不顾多名高阶军事安全首脑反对,同时在加沙和卡塔尔发动高风险行动。
扎米尔与摩萨德局长大卫·巴尼亚反对在卡塔尔(正在调解加沙停火且是美国紧密盟友)发动袭击的时机。
三名知情人士透露,他们更希望先让停火谈判走完流程。
内塔尼亚胡最近突然转变停火谈判立场。
他原先坚持分阶段解决冲突:先临时停火并释放部分人质。
如今却要求达成全面协议:一次性释放所有人质并按以色列条件结束战争。
这种协议难以实现,哈马斯迄今坚决拒绝相关条件。
官员称这一突变遭到扎米尔、巴尼亚及国家安全顾问哈内格比联合反对——三人希望回归已被哈马斯基本接受的分阶段协议。
根据以色列民主体制法律规定,军事安全首长必须服从政府决策否则辞职。扎米尔目前选择留任。
扎米尔周三电视讲话中称加沙城攻势旨在彻底击败哈马斯。
但他同时强调解救人员是战争目标,更是“国家与道德义务”。
特拉维夫国家安全研究所军民关系专家伊迪特·沙弗兰·吉特曼指出,扎米尔对加沙行动持保留态度毋庸置疑。
她表示虽然政客与将军存在分歧很常见,但此次争议焦点已超越战术战略层面,演变为“优先消灭哈马斯”与“优先解救人质”两派间的道德对决。
随着数千士兵投入战场,“形势严峻程度如何夸张都不为过”,她补充道。
许多以色列人质疑政府“消灭哈马斯”的目标能否实现,也不明白近两年未完成的任务凭何通过加沙城一战达成。
民调显示多数人更希望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用巴勒斯坦囚犯交换剩余人质并结束战争。
内塔尼亚胡的批评者指责他为延续执政地位讨好执政联盟中的极右翼势力,刻意拖延战争。
延长冲突还延缓了政府对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事件中情报失误的追责程序。
美国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要求加沙立即无条件停火、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解除以色列援助限制的决议。
它是唯一投反对票的国家(其他14国均支持)。该决议同时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军事扩张行动。
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顾问摩根·奥塔格斯在投票前称该决议“不可接受”,并表示将“使哈马斯有能力再次发动10月7日式袭击”。
以军称截至周三已有35万人逃离加沙城,但仍有约50万人在轰炸中坚守。
普莱斯纳等专家指出,内塔尼亚胡的极右翼政府缺乏数十年来约束以色列决策的制衡机制(如共识原则)。
以往国防部长通常是有政治分量的人物,能行使个人判断并对争议任务拥有实际否决权。
现任防长卡茨由内塔尼亚胡去年任命(前任加兰特因分歧遭解职)。
卡茨被视为内塔尼亚胡忠臣,曾多次威胁若哈马斯不释放人质并投降,将让其“坠入地狱”。
内塔尼亚胡几乎未遭遇联盟伙伴(多数比他更强硬)或党内成员的反对。
加之特朗普政府的强力支持,其他国际力量似乎难以制约其行动。
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已指控内塔尼亚胡犯下战争罪(包括让加沙陷于饥荒)及实施种族灭绝。
以色列政府强烈否认指控,而这些指控似乎让内塔尼亚胡更加封闭与顽固。
本文原载于《纽约时报》
作者:伊莎贝尔·克什纳
摄影:萨赫尔·阿尔戈拉、埃里克·李
©2025 纽约时报公司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