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阿尔茨海默病就像记忆的无声窃贼,全球每3秒就有一人陷入它的迷雾。澳大利亚近日批准的新药Lecanemab(商品名Leqembi)犹如一道曙光——它能清除导致认知衰退的脑部淀粉样蛋白斑块,将患者自主生活时间延长半年。然而现实骨感:4万澳元的药价、仅限早期患者使用的严苛条件,让这剂"希望之药"成了少数人的特权。更刺痛的是,当退休警官彼得说出"对我已太迟"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遗憾,更是医疗资源分配的世界性难题。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需要政策、医疗体系与公众认知的全面革新。

刚刚获批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有望惠及数万澳大利亚患者,但这款"至关重要"的药物对大多数人而言仍是镜花水月。

品牌名为Leqembi的Lecanemab已获得澳大利亚治疗商品管理局(TGA)批准,适用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

临床证明该药物能减少导致阿尔茨海默症状的脑部淀粉样蛋白斑块,但存在轻微脑肿胀或出血风险。

澳大利亚健康与福利研究所(AIHW)数据显示,全澳约42.5万人罹患痴呆症,其中退化性脑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最为常见。

该机构最新研究发现,痴呆症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致死病因之一。

诊断结果如晴天霹雳退休警官彼得·杜克洛斯在2024年被确诊患病。

"我感觉事情不太对劲……开始健忘,不再像从前的自己,"他告诉SBS新闻,"曾经热爱的摄影技艺如今已消失殆尽。"

"明明昨天还信心满满,第二天却陷入茫然:"天啊,这个该怎么操作?""

经历全科医生问诊和系列检查后,他收到了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书。

这个结果让他"如遭重击",随即向权威机构Dementia Australia寻求支持。

完成该组织的培训后,他开始为其他病友提供同伴支持服务。

他表示Lecanemab的获批能帮助许多患者,但对自己为时已晚。

"我的病情可能已超出药物起效阶段,"他坦言,"更何况多数患者根本负担不起天价药费。"

该药12-18个月疗程费用约4万澳元,加上额外医疗支出,每位患者总花费将达8-10万澳元。

若政府通过药物福利计划(PBS)补贴可降低费用,但今年早前获批的同类药物donanemab(商品名Kisunla)至今未纳入该计划。

迟来的"应得认可"澳大利亚痴呆症网络主任克里斯托弗·罗伊指出,在母公司两次闯关TGA失败后,Lecanemab最终获批实至名归。

"第三次终于幸运过关,澳大利亚其实已经落后——全球51国早已批准使用,"他表示,"TGA此前批准了药效与副作用相似的donanemab,这可能影响了决策。"

TGA在本周声明中确认,日本药企卫材澳大利亚公司已"就药物安全性遗留问题给出满意答复"。

英国长期临床试验显示,该药物可能导致约0.6%用药者出现致命后果。

罗伊解释,Lecanemab与donanemab均针对累积十年以上的淀粉样蛋白斑块。

"必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见效。因为药物只清除淀粉样蛋白,无法修复tau蛋白缠结造成的脑损伤。"

他强调此药能延长患者约半年高质量自主生活期,帮助维持购物等日常活动能力。

早期诊断与费用成双刃剑罗伊指出两大瓶颈:"首先是治疗窗口极窄,多数患者不符合条件;其次是当前仅限自费使用,总费用约8万澳元。若无PBS补贴,大多数家庭难以承担。"

奥斯汀健康中心痴呆症研究负责人、Dementia Australia荣誉顾问迈克尔·伍德伍德教授称此批准"极其重要"。

"现有大量患者因恐惧延误诊断,新药问世将改变这一现状,"他同时提醒,"我们需建设能应对诊断需求激增的医疗体系,患者仍需要坚持锻炼、健康饮食等综合干预。"

全球阿尔茨海默治疗进入新纪元《柳叶刀》最新研究显示,Lecanemab与donanemab正提升全球治疗成功率。

日内瓦大学乔瓦尼·弗里索尼教授指出:"血液检测、生物药物和预防措施将治疗推向新境界,但患者传统需求不会消失。我们需要更多掌握行为障碍治疗、影像诊断及心理社会照护技能的医疗人员。"

目前彼得正参与另一种新药的临床试验,每月接受输液治疗。他对澳内外药物研发充满期待:"亟需政府合理投入资源,为患者开辟真正的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