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浪漫的热气球化身走私工具,北约领空正上演现实版“谍影重重”。25只来自白俄罗斯的“不速之客”深夜突袭立陶宛,导致首都机场瘫痪整夜,6000名旅客滞留。这场看似荒诞的空中越境,背后暗藏俄乌冲突阴影下北约东翼的紧张对峙。从无人机渗透到气球走私,从爆炸装置到香烟贩运,波罗的海上空正成为新型混合战争的试验场。当克里姆林宫盟友发出“末日倒计时”警告,立陶宛紧急划设60英里禁飞区的决策,折射出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艰难自保。此刻飘荡在维尔纽斯上空的,不仅是走私气球,更是欧洲安全秩序面临的凛冽寒流。

10月4日周六深夜,约25只小型热气球闯入立陶宛领空,导致维尔纽斯机场通宵关闭,航班延误数小时。据这个北约与欧盟成员国的国家危机管理中心通报,这些气球干扰了30架航班,约6000名乘客受影响。航班直至周日凌晨4点50分(格林威治时间1点50分)才恢复通行。

在欧洲因上月北约领空遭史无前例规模入侵而高度戒备之际,这些气球后来被证实是从莫斯科在欧洲的主要盟友——白俄罗斯越境走私香烟。发言人达留斯·布塔表示,其中两只气球飞越维尔纽斯机场上空,二十余只则深入维尔纽斯县腹地。

记录显示气球活动时间从周六晚8点45分持续至周日凌晨4点30分。布塔向美联社透露,边境警察在多处地点收缴了11只气球及约1.8万包走私香烟。此消息传出时,正值普京盟友警告“世界距离末日仅一分钟”,第三次世界大战恐慌持续升级。

作为回应,立陶宛宣布沿白俄罗斯边境设立60英里禁飞区,授权军方对侵犯行为作出反应。

欧洲官员对莫斯科试探北约反应力的举动表示担忧,质疑联盟应对俄罗斯的备战状态。立陶宛等波罗的海国家尤为紧张。

7月10日,一架确认为俄制“非洲菊”的无人机从白俄罗斯侵入立陶宛领空,坠毁于维尔纽斯县。

7月28日又一架无人机坠毁于军事训练场,一周后才被发现。军方随后披露其携带有爆炸装置。接连事件后,议会授权武装部队击落任何侵犯领空的无人驾驶无人机。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西距白俄罗斯边境约25英里,而白俄正是俄罗斯紧密盟友。布塔指出,白俄罗斯走私者正越来越多使用成本远低于无人机的气球,向欧盟贩运香烟。

今年八月曾发生类似但规模较小的气球事件。去年立陶宛当局共拦截来自白俄罗斯的966只热气球。

截至今年,已记录544起此类事件。

布塔补充强调:“走私气球和无人机都属犯罪行为,但尚不构成挑衅或破坏行动。”

现场画面显示,这些奇特飞行器在夜空中飘移,随后有照片拍到她面上遗留的系在白色大气球上的包裹。

事件发酵之际,俄罗斯宣称因西方支持乌克兰而与其处于战争状态。一名俄高官阴森列举多个英国防务要地,暗示这些目标可能已进入普京导弹系统的瞄准镜。

曾担任副总理及航天局局长的参议员、战争老兵德米特里·罗戈津发出骇人警告:英国将变得“致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