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美联储这场利率决策大戏,比华尔街预期还要精彩!最新公布的9月会议纪要显示,降息已成定局,但官员们竟为"今年到底该降2次还是3次"争得面红耳赤。更戏剧性的是,新任理事米兰刚宣誓就职就投出反对票,坚持要降50个基点。在政府停摆导致经济数据断供的背景下,这场利率博弈堪比现实版《纸牌屋》。当货币政策遇上政治博弈,全球市场都在屏息以待——10月会议会不会上演"盲降"惊魂?让我们透过会议纪要,揭开这场世纪利率博弈的幕后真相!

周三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在9月会议上强烈倾向于降息,唯一的争议点似乎在于今年总共要降几次。

会议摘要表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与会者几乎一致认为,由于劳动力市场疲软,央行关键隔夜借款利率应该下调。

然而在具体降息次数上,他们产生了分歧——包括9月16-17日会议批准的25个基点降息在内,今年究竟应该降息两次还是三次。

会议纪要写道:"在考虑货币政策前景时,几乎所有与会者都指出,随着本次会议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委员会已做好及时应对潜在经济形势变化的准备。"

文件补充道:"与会者对当前货币政策立场限制性程度及未来政策可能路径存在不同看法。多数人认为,在今年剩余时间内进一步放宽政策可能是合适的。"

一票之差定乾坤

会议公布预测材料显示,参与FOMC会议的19位官员(其中12位拥有投票权)立场接近平分秋色。

虽然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以11-1的投票结果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但与会者对2025年底及未来数年应采取多大力度的宽松政策存在分歧。此次降息使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4%-4.25%。

最终,以10-9的微弱多数赞成在今年剩余两次会议上各降息25个基点。预测材料表明,在联邦基金利率稳定在3%左右的长期区间之前,2026年和2027年可能还会各降息一次。

然而这次会议观点纷呈。9月16-17日的会议是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的首次亮相,他在会议开始前几小时才刚宣誓就职。

米兰成为唯一支持更激进宽松路径的异议者。虽然会议纪要不透露具体人员身份,但会后声明指出米兰投了反对票,他更倾向于降息50个基点。

此外,在后续公开露面中,米兰坦言自己是唯一一个"点阵图异类",预示着比委员会其他成员更激进的宽松路径。

劳动力市场拉响警报

本次会议呈现出光谱式的多元观点,部分官员倾向采取更谨慎的降息策略。

会议纪要称:"部分与会者指出,多项指标显示金融状况表明货币政策可能并不特别具有限制性,他们认为这证明在考虑未来政策调整时应采取谨慎态度。"

官员们对劳动力市场状况日益担忧,认为市场正在走弱,尽管通胀上行威胁持续存在,他们仍预期通胀将回落至美联储2%的目标。

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者普遍注意到,对本会议适当政策行动的判断反映了风险平衡的变化。特别是多数与会者认为,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转向更中性水平是合适的,因为他们判断会议间歇期就业下行风险已加剧,而通胀上行风险要么减弱要么并未增加。"

关税问题成为讨论重点,普遍认为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措施在推高今年物价后,不会成为持续通胀的主要来源。

摘要称,委员会对利率的态度与美联储向金融市场主要交易商进行的调查结果吻合。

会议纪要指出:"几乎所有调查受访者都预计本次会议将降息25个基点,约半数预计10月会议将再次降息。绝大多数受访者预计年底前至少降息两次,约半数预计在此期间将降息三次。"

1个基点等于0.01%,因此25个基点的变动相当于0.25个百分点。

除了异常的意见分歧,政策制定者还面临政府停摆的冲击。劳工部和商务部等数据机构在僵局持续期间已停止运作,既不发布也不收集数据。

如果停摆持续到10月28-29日FOMC会议,政策制定者将在通胀、失业率和消费者支出等关键经济指标上陷入"盲飞"困境。市场定价几乎确定美联储将在10月和12月会议上降息,但这个决定可能受到数据缺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