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创业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年轻创业者的野心与道德边界再度成为社会焦点。一位曾被誉为"教育科技金童"的31岁女性创始人,用30万用户数据包装出400万用户的华丽外壳,让金融巨鳄摩根大通付出1.75亿美元的惨痛学费。这场精心设计的骗局背后,折射出初创企业估值泡沫的荒诞现实——当PPT上的数字游戏取代真实价值,当资本追逐流量的狂热压倒理性判断,就连百年投行也会在尽职调查中迷失方向。更令人唏嘘的是,当事人曾以7岁组织流浪者食堂的善举装点履历,最终却因对2900万美元个人收益的贪婪,从创业神坛坠入铁窗生涯。这个发生在硅谷与华尔街的现代寓言,正在叩问每个创业者:当资本盛宴散场,留下的究竟是创新价值,还是犯罪现场?

教育科技初创公司Frank创始人查理·贾维斯本周一被判处七年以上监禁,这个曾誓言革新学生助学金申请流程的创业者,因向摩根大通夸大用户数量骗取1.75亿美元收购款而锒铛入狱。

33岁的贾维斯在曼哈顿联邦法院接受阿尔文·赫勒斯坦法官的判决,法官指出她在2021年夏天对这家银行业巨头实施了"大规模欺诈"。调查显示,贾维斯伪造记录将公司实际不足30万的用户数包装成超400万,上演了一场完美的数据魔术。

法官当庭披露了贾维斯精心打造的"慈善成绩单":7岁就为无家可归者组建流动厨房,曾为刑满释放女性设计职业培训计划。这些光鲜履历与她的诈骗行为形成尖锐对比。

辩护律师在法庭文件中强调,贾维斯已遭遇前所未有的舆论审判、社会性死亡和行业封杀,使其如同"血检骗局"主角伊丽莎白·霍姆斯般成为创业圈的反面教材。

辩护律师罗纳德·沙利文向法官力争,称其当事人与霍姆斯存在本质区别:贾维斯创建的是真实可用的平台,而非霍姆斯那样"用不存在的产品危及患者健康"的空中楼阁。

检方在主张12年刑期时,援引了贾维斯2022年发给同事的短信,其中她嘲讽霍姆斯获刑11年"荒谬至极"。

对于辩护方"28岁创业者在与300名投行精英对决中处于弱势"的求情理由,赫勒斯坦法官并未采纳。他直言摩根大通"自身难辞其咎",风控体系形同虚设,但随即强调:"我惩罚的是她的欺诈行为,而非摩根大通的愚蠢。"

沙利文律师揭露收购内幕:当时摩根大通因担心竞争对手捷足先登,在48小时内仓促完成尽调谈判。

检察官米卡·弗格森则一针见血地指出:"摩根大通用真金白银换来的不是优质资产,而是犯罪现场。"

法庭证据显示,当贾维斯发现出售公司能让她个人进账2900万美元时,贪婪最终冲垮了道德底线。"这笔巨款在她眼前摇晃,她选择用谎言来夺取。"弗格森在结案陈词中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