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trion Group Chairman and founder Seo Jung-jin speaks during an online video press conference on Tuesday. (Celltrion)

【编者按】 在全球医药产业链重构的浪潮中,韩国生物制药巨头赛尔群(Celltrion)以一场豪掷10亿美元的“美国棋局”引爆行业关注!收购礼来新泽西工厂、扩建产能、规避关税风险——这一连串动作不仅是企业战略的升级,更暗合了中美生物科技竞争下跨国企业的生存智慧。当国内药企还在为出海踌躇时,赛尔群已用“买现成工厂比自建更划算”的实战逻辑,撕开一道破局之路。此次投资背后,是对供应链安全、成本控制与市场准入的精准算计,甚至暗藏欧洲布局的伏笔。究竟这笔交易能否成为亚洲药企全球化范本?让我们透过细节一探究竟!

韩国生物类似药巨头豪掷10亿美元收购新泽西基地并扩建

韩国生物类似药企业赛尔群周二宣布,已与美国药企礼来达成协议,以3.3亿美元收购其位于新泽西州布兰奇堡的生物制药工厂。

赛尔群表示,首批投资总额将达5亿美元,包含工厂运营成本。公司还计划在新收购工厂的闲置地块扩建生产设施,预计至少追加投资5亿美元。这意味着赛尔群未来为新泽西工厂的收购和扩建将投入至少10亿美元(约1.4万亿韩元)。

“(对美国工厂)投入1.4万亿韩元,比在韩国建新厂更划算,”赛尔群集团会长兼创始人徐廷珍在线上视频会议中直言,“此举还将让我们彻底摆脱关税风险。目前正推进美国政府年底前批准及产品验证流程,约需一年时间。预计到2026年底,工厂一半产能将生产我们的产品,另一半继续生产(礼来的)产品。”

除收购外,赛尔群还与礼来签订了合同生产组织协议。

由于新泽西工厂已是符合现行药品生产管理规范的原料药生产基地,赛尔群强调收购将大幅节省时间和成本。徐廷珍指出,若自建新厂需多花1.5万亿韩元且耗时延长约6年,而现有美国员工将继续留任。

新泽西工厂扩建完成后,赛尔群预估其年产能将比仁川松岛2号工厂高出约50%,相当于每年13.5万升。

对于在欧洲建立生产据点的可能性,这位集团掌门人透露已在考量中。“美国加征关税后,欧洲可能效仿,”徐廷珍表示,“若成真,我们或需在欧洲布局,但目前尚未看到相关动向。一旦出现迹象,我们会立即评估(设厂可能性)。”

针对近期韩国员工赴美签证审查收紧的担忧,徐廷珍称赛尔群外派员工持E-2签证,去年已排查相关问题,目前签证状态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