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遇害两天后,印第安纳州曼西市波尔州立大学职员苏珊娜·斯维尔克被陌生号码的未接来电、短信和语音邮件淹没。
“他们用各种脏话辱骂我,威胁我的工作,”斯维尔克说,“世上最恶毒的诅咒都出现了。”
“我立刻给主管发信息说:‘我可能惹上麻烦了。’”
斯维尔克发现这场风暴源于她前一天在脸书发的帖子:“如果你认为查理·柯克是完美之人,我们无法做朋友”。
她的脸书设置为私密状态,但某位关注者截屏转发了内容。
几小时内,以发布反跨性别内容和抹黑学校、医院、图书馆闻名的“TikTok左派库”账号,在其热门X平台公开了截图。
19分钟后,斯维尔克收到第一条攻击信息。
埃隆·马斯克转发了内容。鲁迪·朱利安尼紧随其后。印第安纳州总检察长托德·罗基塔在X平台指责其言论“卑劣”,称“应让人质疑其担任领导职务的能力”。
当纽约州布法罗区的号码在语音留言中报出斯维尔克的家庭住址,并暗示她“该得到和查理同样的待遇”时,她选择了报警。
最终这条帖子获得690万次浏览。
斯维尔克表示这段经历造成了生理不适:“那天早上我在家中行动困难,大脑无法处理信息,时空感错乱,阵阵作呕。”她补充道:“9月12日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天。”
五天后,斯维尔克被波尔州立大学解除健康与倡导主任职务,成为全美因批评柯克遭解雇的145余人之一。罗基塔对此表示赞同,在9月17日解雇当天通过X宣称:“波尔州立大学的法律分析完全正确”,并警告州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注意,我们正拭目以待”。
这场引发言论自由边界质疑的解雇潮,在印第安纳州因高官推动而持续升级——针对柯克批评者的公愤被引导至政府运营的网络举报热线。在名为“教育监督”的平台上,包含姓名、社交媒体内容及雇主联系方式的举报信息被公开披露。
该平台最初用于收集中小学“不当教材”案例,在针对高校“自由派偏见”的法案通过后延伸至公立大学。波尔州立大学另设“道德据点”系统,供学生匿名举报教授偏见行为。斯维尔克成为“教育监督”平台柯克专区的首例举报对象。截至周六,另有32名教育工作者被列为解雇目标。罗基塔拒绝就本文置评。
‘人人自危’
解雇事件促使哲学系副教授莎拉·维塔莱介入。作为当地进步团体“曼西抵抗”成员及全校教授协会秘书,她指出去年法案允许匿名投诉后,印第安纳高校教师已如履薄冰。教师们开始结伴参加人力资源会议,维塔莱曾陪同斯维尔克出席。当她与同事发起反对解雇的联署时,多数人因恐惧拒绝署名——有人只留名字,有人要求同系他人先签。
“人们害怕失业,”维塔莱在上周访谈中强调。这种恐惧折射出印第安纳高等教育承受的重压。本年度预算法案中悄然通过的改革,将取消专业毕业生少于15人的项目。某系主任因接近此红线,向维塔莱坦言担心署名遭报复。另有外州同事从“激进哲学协会”官网撤名,波尔州立大学教授协会多人因惧怕人肉搜索效仿。最终联署仅获83人签名,而全校教职员约3000人。
尽管不少教师私下反对解雇,公众反应却呈两极分化。波尔州立大学声明在X平台获2500万次浏览与2.5万点赞。保守派声称左派多年推行“取消文化”已确立这种范式,右派只是依样行事。他们强调政客介入并非特例——民主党人曾要求封禁特朗普推特并庆祝成功。
波尔州立大学共和党学生主席查理·曼兹亚拉认为此举旨在遏制政治暴力,“煽动性社交媒体帖只会助长暴力”。这位19岁大二学生称非保守派同学大多对柯克之死表示尊重,但目睹校园内有人嬉笑及暗示“罪有应得”的评论。他强调“若不对这种言论予以反击,可能升级为更严重暴力”,并支持解雇决定。
但曾服役的知名保守派经济学家迈克尔·希克斯持反对意见。柯克遇害次日,这位教授35年来首次在课堂上情绪崩溃。他痛心疾首:“本可借机讲授宪法第一修正案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对抗愤怒与复仇的暗流,但我们选择了纵容最卑劣的动机——因缺乏勇气捍卫异见言论。”他回忆曾拒绝指导由柯克创建的“美国转折点”校园分会,因发现其设有自由派教授“监控名单”,“这不过是取消文化的另一种形态”。
‘唯有愤怒’
斯维尔克仍在试图理解自己帖子引发的风暴。她强调虽无法与柯克崇拜者为友,但帖子同时写明自己信仰复活并为其灵魂祈祷。她试图表达双重真相:他的死亡是悲剧,而他更是冲突煽动者而非和平缔造者。
9月22日,美国公民自由联盟以侵犯第一修正案权利为由,代表她对校长杰弗里·梅恩斯提起诉讼。她的末次全额薪资已于周五截止,医疗保险将于9月30日终止。校方发言人拒绝置评。
被问及是否后悔发言,斯维尔克斩钉截铁:“我正在尝试辨明善恶是非。感觉美国已到必须发声的时刻。”当晚校园举行柯克守夜活动,约百名青年手持“我是查理”标语聚集。共和党与民主党学生组织历经波折后,终于联合声明既反对政治暴力亦支持言论自由。
曼兹亚拉在台上慷慨陈词:“我唯有愤怒——正义而专注的愤怒,不针对政敌而指向虚伪者:那些认为超越某种异议阈值就该死的人,那些一边高呼异见者邪恶该受谴责,一边煽动政治暴力的人。”他宣告保守派不必“容忍杀害我们的呼吁”,不容许“煽动暴力者在政府、教育等任何领域掌权”。最后他提议“为这个国家的现状静默片刻”。
本文原载于《纽约时报》
作者:萨布丽娜·塔弗尼斯
摄影:凯蒂·沙利文
©2025 纽约时报公司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