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十字路口,一则人质视频撕开了加沙冲突的残酷一角。就在犹太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多国领袖齐聚联合国商讨巴勒斯坦建国议题之际,哈马斯突然公布的以色列人质影像,让本已复杂的和平进程再添变数。视频中钢琴家消瘦的面容和受损的右眼,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缩影,更成为各方政治博弈的鲜活注脚。当西方国家试图以"两国方案"打破僵局,以色列却将人质危机与建国议题死死捆绑。这场裹挟着泪水与硝烟的罗生门,既考验着国际社会的良知底线,也折射出和平之路的曲折艰辛。以下是《纽约时报》的深度报道:

在犹太新年前夕,恰逢多国领导人今日齐聚联合国讨论巴勒斯坦建国问题之际,哈马斯发布了一段视频,记录着自2023年10月7日起被扣押在加沙地带的以色列人质现状。

视频中出现的阿隆·奥赫尔是一位钢琴家,在哈马斯发动袭击引发加沙战争(即将满两周年)时,他正参加诺瓦音乐节,随后从以色列被绑架。

据以色列官方估算,目前仍有约20名生还人质被困加沙,另有约30具遗骸被认为滞留该地。

阿隆·奥赫尔的父母伊迪特和科比发表声明称,视频公开后全家"深受震动且陷入巨大痛苦"。

"明显能看出阿隆右眼正在失明,他身形消瘦,神情痛苦。"他们沉痛表示。

奥赫尔的母亲曾在二月向记者透露,从与获释人质交谈过的军方消息源得知,儿子每天仅获极少食物,多处伤势(包括导致部分失明的眼伤)未得到任何治疗。

她从以军官员处获悉,儿子长期被捆绑拘禁并遭受酷刑折磨。

"听到这些消息时我几乎崩溃,"奥赫尔母亲当时坦言,"甚至当场昏厥。"

人权组织和国际法专家指出,人质视频本质是在胁迫下拍摄,其中言论通常出于被迫,制作此类视频可能构成战争罪。

以色列官员斥责这些视频是"心理战"手段。

奥赫尔父母在今日声明中控诉哈马斯的视频实为"心理恐怖",恳请媒体停止传播。

此次视频曝光正值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法国等多国相继承认巴勒斯坦国,称此举旨在挽救以巴冲突的"两国方案"。

作为今日建国会议联合主办方,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联合国演讲中将人质处境与建国议题直接关联。

"我们必须启动满足各方需求的和平进程,"他强调,"当前首要任务是确保加沙武装分子释放人质,同时终止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

以色列领导人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则直言,承认巴勒斯坦国等同于奖励哈马斯的袭击及后续行动(包括扣押人质)。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今日简报时表示,特朗普"立场明确"反对相关国家举动。

"他认为这无助于解救人质——这才是加沙当前的核心目标。"莱维特强调。

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丹农斥责巴勒斯坦建国会议是"政治作秀",同时对长期盟友的单边行动提出批评。

他指出两国方案在战前尚存讨论空间,但"10月7日后已不再考虑",当前以色列专注于解救人质与消灭哈马斯。

而在耶路撒冷总理官邸前,被扣押者家属及支持者举行示威,呼吁停火换亲人归来。

他们在声明中疾呼:"在这忏悔的犹太新年前夜,年轻犹太生命的命运掌握在总理和内阁手中。勿让国民心碎,当下最重要的国家使命是让阿隆和所有人质回家!"

本文原载于《纽约时报》

作者:埃弗拉特·利夫尼

图片来源:XXX

©2025 纽约时报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