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多位商界领袖正在押注:人工智能带来的生产力飞跃将缓解员工压力,彻底颠覆美国职场生态。
娱乐巨头奋进公司前CEO阿里·伊曼纽尔近日接受《金融时报》专访时爆出惊人预测:AI将让每周工时压缩至三天!他直言这项技术正在加速日常任务,创造“更多自由时间”。
风暴眼
从英伟达CEO黄仁勋到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多位商界巨擘同样发声,坚信AI将大幅减轻美国员工工作量,缩短工作时长。
这些宣言折射出企业对AI浪潮的狂热——从巨额投资可见一斑。但担忧之声随之而来:当越来越多岗位被自动化取代,普通劳动者可能面临大规模失业危机。
颠覆性预言
伊曼纽尔在专访中回应了外界担忧:AI节省时间是否会导致人生意义感降低?
“如果你认同人类是社交动物这个前提,他们总得找点事做。不可能整天宅在家,他们会去听音乐会、看体育赛事、参加我的现场活动。”他如此断言。
Zoom首席执行官袁征近期也表达了相似乐观态度。他在九月告诉《纽约时报》:当AI接手从会议记录到客服等职责后,员工每周只需工作数日。
“如果AI能让生活更美好,我们何必每周工作五天?所有企业都会支持三到四天工作制,这最终将解放每个人的时间。”
英伟达CEO同样在领英发文称,AI“很可能”催生四天工作制。而盖茨今年初在《今夜秀》节目中暗示,更剧烈的变革即将来临。
“这带来的变革超乎想象,”盖茨告诉主持人吉米·法伦,“未来的工作会变成什么样?我们是不是只需每周工作两三天?”
然而也有人警告,AI非但不会带来自由新时代,反而可能重创美国就业市场。AI初创公司AnthropicCEO达里奥·阿莫迪五月接受Axios采访时预言,该技术将在五年内消灭半数初级白领岗位,使失业率飙升至10%-20%。
多方激辩
企业家兼前总统候选人杨安泽近期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犀利指出:“人们对AI降临的种种弊端关注不足——从岗位替代、现实碎片化、身份盗用泛滥,到招聘方式变革可能系统性地排斥某些数据指标不占优势的群体。”
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亚斯明·贝森-卡西诺向《新闻周刊》分析:“缩短周工时在欧洲成效显著。在推行该制度的欧洲国家,生产力提升且职业倦怠减少。只要薪资福利不变,技术进步理应让劳动者享受更短工时。”
她补充道:“但企业未必会用AI红利普惠所有员工,也可能大幅裁员却保持工作量不变。”
主导多项四天工作制试验的丽塔·丰蒂尼亚此前向《新闻周刊》透露:“对员工而言,我们发现工作与生活更平衡、心理健康改善(压力、倦怠、焦虑和失眠减少)、工作满意度提升、绩效进步——这些同时获得员工与主管认可。对企业来说,集体层面生产力提高,营收利润双双增长。”
阿莫迪在接受Axios采访时沉重表示:“作为技术创造者,我们有责任如实告知即将发生的一切。我认为人们尚未意识到危机的临近。”
未来走向
尽管多国已试行四天工作制,研究证实此举能显著改善员工身心健康,但四天制——更不用说三天制——仍未被大规模采纳。
更新于2025年10月10日 东部时间上午8:32:本文新增亚斯明·贝森-卡西诺教授评论内容。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