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际棋局再起波澜!特朗普一句“已做决定”引爆全球关注,乌克兰能否获得远程致命武器牵动战局走向。这场军备博弈背后暗藏多重玄机:美方既要武装盟友又怕战火升级,乌方手握筹码却受制于使用权限,而克里姆林宫的反应将成为关键变量。从防御性武器到进攻性装备,从射程限制到逐步解禁,西方军援正在踩下“试探性油门”。当射程280英里的导弹可能变为1400英里的战略利器,黑海沿岸的军事平衡或将彻底改写。这场“温水煮青蛙”式的武器交付,正成为压向莫斯科的实权砝码——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在白宫向记者透露,关于是否通过欧洲向基辅提供致命武器,他已"差不多做出决定",暗示倾向于批准援助。但拥有武器与能否自由使用显然是两码事,特朗普表明希望在导弹发射前获得告知。他补充道:"我需要了解他们将如何使用这些武器。我会提出质询,并不想激化这场战争。"

然而乌克兰国家安全高层人士指出,仅凭持有远程导弹就足以扭转战场战略态势。

乌克兰议会国家安全、国防与情报委员会副主席叶霍尔·切尔尼耶夫认为,使用授权将逐步放开,很可能在武器实际交付后才分阶段批准。他在分析中写道:"每个阶段都在给普京留下退路和谈判窗口。因此导弹的供应和使用极可能采取渐进策略——先提供少量试射,观察克里姆林宫反应后再决定后续动作。"

切尔尼耶夫透露,若莫斯科反应平淡,乌方将获得更多使用自主权。"最终所有限制都会解除,当然直接袭击克里姆林宫或普京本人的选项除外。整个进程至少需要数月,但这已是实实在在的战略施压。"

近年来乌克兰已陆续接收西方导弹,英国"风暴之影"和美国Eram系统从防御用途逐步解禁为进攻利器。但现有导弹155-280英里的射程,与传闻中五倍射程的新武器不可同日而语。一旦装备到位,俄军防御体系必将重新部署,对乌城市发动导弹袭击时也需三思而后行。